:“不得后退,不然革杀勿论!”说完对身边一名亲卫一点头。这名亲卫手执弓箭,瞄准了最前面的一名朝鲜百姓,一箭将其钉在地上。
这些被驱赶到城外的百姓都是从汉城附近逃难至光州的老弱病残,家中壮丁早已战死。与这些督战队没有任何联系。而且城中粮草有限,白白养着这几万百姓也是无用。朝鲜王才会用他们充当炮灰,不求杀伤辽东人马,只求拖延一些时间而已,所以督战队才会如此无情。
其余朝鲜百姓一见虽然心惊,但却并未停下脚步,不管怎么样,自己毕竟还是朝鲜人,想来这些督战的朝鲜军也不会真的将自己赶尽杀绝吧!可辽东军却不一样了,自己手上已染了辽东军地鲜血,况且这些辽东军已不知杀了多少朝鲜军民,必不会因自己而手软。
可事实上,他们想错了。督战的朝鲜大将,并未因为同族同胞而手下留鲜百姓不论妇孺老幼,俱被射杀。朝鲜百姓被震慑住了,只能停在原地,不敢再前行半步。那朝鲜将领再次大喝道:“尔等懦夫,从汉城一直逃到光州,还想逃到那里去?一旦光州被破,我朝鲜则亡!此时正是尔等为国尽忠之时,不可再退,再后退半步,杀无赦!为了朝鲜,拿出你们的勇气来,杀向那些辽东狗贼!就算是死,也是死得其所!”
仅剩地这万余朝鲜百姓心知若是后退,必然是死,且有许多人心怀爱国之志,被激起了爱国之心,忘记了生死,再次转向了辽东军,只是迫于辽东军的强大战力,不敢冒然发起攻击而已。
战场上再次寂静下来。
就在这时,朝鲜百姓中跑出一名五十余岁的老太太,抱起了一名死在自己人箭下的少年。那少年不过十二、三岁,一脸的稚气未脱,可此时胸前一支利箭穿透了他心脏,早已绝了气息。
老太太抱着那少年,大声哭泣。“我的孙儿啊!你死的好惨,可怜我崔氏一族就此断了血脉,我对不起你死去爷爷、父亲……”老太太如杜鹃泣血一般,老泪纵横。
哭了片刻,老太太突然抱着少年的尸体站了起来,一指城内地朝鲜军,骂道:“你们说我等都组织我家中百余族人在汉城附近与辽东军死战,唯有老妇与孙儿随我王一路撤到此处,不求其他,只求在我王庇护下,保我崔氏最后一点血脉,我家中百余族人最后全部战死沙场,也算死的壮烈。可你们身为朝鲜军队,上不能保全国家,下不能保卫百姓,自己不敢与辽东决战沙场,竟驱赶着我们这些老弱妇孺冲上战场,可怜我孙儿才十二岁,最后不是死在敌人地刀剑之下,竟是死在你们手中,你们还有何颜面指责我们?你们若真的忠君为国为何不早上战场,与这些辽东军决一死战?”老妇说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仰望苍天。“我好恨啊!”说完一把拔出少年胸前利箭,反手插入自己胸膛。(?)
第三百五十七章 无辜百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