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月的北京城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文学小说阅?)做为大明朝皇帝的朱由检却无心观赏这些美景,近几日各处战报不断,被困商洛山的李自成竟在十几万大军的包围中脱围而出,辽东吴三桂也已彻底剿灭了后金的残余力量,占据了原本属于后金的大片江山。而派往蒙古的信使也有回信,南蒙的林丹汗竟无瑕东进,正准备与北蒙决一死战。唯一算作好消息的便是朝鲜总算答应派大军配合大明一同进攻辽东,可等朝鲜国王国书传到京城,朱由检才知道,朝鲜竟仅派了两万军卒,实在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只是此时已是箭在弦上,出关平辽之事已是闹得天下皆知,若如此半途而退,自己这个皇帝日后还有何颜面面对朝中文武百官,面对天下百姓。
因连年征战、剿匪,国库已经空虚,朱由检甚至连此次大军出征的军费都拿不出来。(清风)还是周延儒慷慨解囊,一人便独捐了十万两白银,朱由检无瑕追问其银子来源,只是大喜,几次在朝庭之上夸奖周延儒一心为国为民,下旨封其为太师。(文学小说阅?)可朱由检那里知道,区区十万两白银在周延儒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就连此时的大明国库的存银恐怕也没有周延儒家中库银之多。仅是辽东这几年供其白银便多达五十万两之巨。此时用十万两白银便买来一个太师地头衔。真可畏合算之极。
有了周延儒的带动,其余朝臣也是个个不甘人后,或多或少都捐献一些,短短五日光景,各方捐献的银两竟达三百万两之巨,足够此次大军北上争战。只是苦了那些清官、好官,平时不知敛财,朝庭这几年国库空虚。奉禄也是时断时续,养家糊口都还不够来。好在朱由检也没有糊涂到家,虽然面色不喜,但总算没有因此制那些清官之罪。不过朝中许多原本还算清廉之人,此时也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为官之道。此举直接导致大明朝上至太师、阁臣、六部尚书。下至普通官吏,人人都只知向“钱”看,朝庭风气日益败坏。
随着洪承畴等各方将领率军进入京师重地,各项出征准备也进入到了最后阶段。(清风)经过宫中上师卜课扶鸾,终于确定六月十八为吉日,宜出行,诸事皆顺。(文学小说阅?)
六月十八日,各路大军将领率军中精锐到城北校场,朱由检亲自登台犒军。先是发诏,宣读了吴三桂一十二条大罪。只说得这个吴三桂罪大恶极,将大明朝的内忧外患都归罪于他一人。若不是他大明朝也不会沦落到今日的地步。
可他却忘了若不是吴三桂自幼从军,几次大败后金。后来又奉诏入京,助其登基,除阉党魏忠贤,平陕西乱匪,前几年又在后金入关时便出围魏救赵之计,率军北上围困盛京,他朱由检今日恐怕早已命丧黄泉。同样若不是吴三桂这几年
第二百九十八章 绥中城外[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