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建功立业地时侯了。
三桂先将那黑鹰骑士叫了进来,道:“此次让你们打探的消息可有结果了?”
“禀大人,小人此次入关,亲自到潼关附近查探,那李自成确是败了。而且可以说是败得很惨,几千叛军最后不过十几人逃出重围。”
“好。说说详细情况。”吴三桂急道。
要说这李自成败亡一事却需从头说起。
当年孙承宗率大军去陕西剿匪,义军也已得信,顾不得会盟,全力迎战。可孙承宗得陕西巡抚孙传庭全力配合,不出数月,竟然屡战屡胜,一连斩杀一百七十七名流民首领,更以车厢峡一战大败义军,险些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一干农民军队困死。这场困战持续了两个多月,义军死了近一半人,迫于无奈,高迎祥等人只能诈降,孙承宗竟然接受李自成等人投降。受降的义军这时只剩下了三万六千人,这里面还有后来名声大震的李自成和张献忠。结果,刚出来车厢峡栈道,三万多人一起动手,杀了几十名安抚官,又反了。李自成与张献忠这时侥幸逃脱,为以后东山再起积蓄了力量。
孙承宗只得向朱由检上罪己状,但他在朝中的政敌获悉此事,又岂能放过他?给事中顾国宝、御史傅永淳参本,历数孙承宗罪行。崇祯除了自己,哪能容许手下人犯一次错误?不过念在孙承宗当年保京城有功,才没有将其下狱,只是让其归乡养老。
孙承宗即去,朱由检便命洪承畴接替其职位。洪承畴也非易与之辈,进入正面战场后,连败义军。义军不得不在阳开会,十三家首领商议结成联盟,共对明军,在这次大会上,李自成脱颖而出,提出化整为零的战术,要十三家头领分头行事,“打下来地城池村庄,劫来的男女财产,一概十三家均分。”这个提议被大家认可,李自成虽然此时还是依附高迎祥,但在义军之中,已经是非常有名气有地位的人物了。
可在洪承畴的强力打压下,义军被打得四分五散,高迎祥与张献忠东下,侵入凤阳,烧了朱元璋祖陵。在这里,李自成与张献忠第一次翻脸,他们翻脸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张献忠劫获了几个守陵的小太监,因为他们会吹打,张献忠留在军中做娱乐之用。李自成根据“男女财物十三家均分”的原则索要,张献忠不给,两人竟然就此翻脸了,李自成率先破坏盟约,鼓动高迎祥散伙,转战陕西,与罗汝才会合去。为了这么点小事,两大农民军领袖就此结了仇,而且终其一生无法化解,今人看来,简直有如儿戏。
农民军其他人也并不团结,阳大会后,基本上无人遵守“财物均分”的原则,反而多有争斗。也由此说明,义军直到时,仍然是流民习性,没有纲领,没有道德约束,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战略思想,仍然处在一盘散沙的状态下。在这个形势下,明军各大员纷纷出手,捷报频传。(?)
第二百二十一章 辽东新貌(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