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的运动中。他们不但要帮助这几十万新同胞建设家园,还要在荒山中开垦良田。不然等明年挨饿的便是自己。
不久,明朝也传来消息,以孙承宗为首的剿匪大军也已会师,发兵陕西,要与那里齐聚地十三路共计近二十余万大军决一死战。
只是这一切,吴三桂只是默默关注,却不插手,现在的辽东虽然表面上正在飞速发展,可隐藏在暗处的危机却不容忽视,几十万新到辽东的百姓,衣食住行那样不需要吴三桂劳心费力,原本的各城大明将士也需要进行整编,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辽东的全面变革也是时侯全面铺开了。更重要的是他吴三桂终于要娶亲了,而且一娶就是三个,碧艳、杜凤、塞罕贝都将成为他吴三桂的新娘。
春去秋来,一年又复一年。转眼已是1633年的春天。
三月,关内已是柳絮满天飞舞,而关外却刚刚大地解冻。在义州通往关内的官道上,一名骑士正在驱马飞奔向义州城。马蹄落在这十几米宽地水泥路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路上行人远远听到马蹄声便已避开,虽未发生任何危险,可还是有人对这个鲁莽地骑士颇有微辞。一名商人打扮的中年人总算及时把自己地车队从路中央避到路边,看着身上的灰尘,再看看荒乱的伙计,不满的对身边的同伴小声道:“这人怎么如此莽撞,而且装束又是如此奇怪?”
商人身边一人笑笑道:“李兄必是第一次来义州吧?”
“正是,我李青柏几乎可以说是走遍天南海北,却是第一次出关,来这义州。孙皓兄,这与我问的事有何关系?”李青柏对孙皓所问有些不解。
这李青柏可以说是关内商界的知名人士,世代经商,家产近百万两白银,生意遍布大江南北,只是近几年却听说关外义州发展迅速,其繁华程度已隐隐有超过京师的架势,就算与南方各大城相比也丝毫不逊。本来他还不信,可近来年义州所产物品却是远销各地,听说就连日本、朝鲜,甚至东南亚也可看到义州地货物,尤其是义州所产的布匹不但样式美观、结实耐用,而且价格便宜,最受普通百姓欢迎。此外还有方便地火柴、神奇的水泥、精致的钟表等等,数不胜数,上至达官贵族,下到普通百姓家中无不充斥着义州的货物。就连他自己此时怀中也有一块义州造的怀表,平时喜爱异常,轻易不与人观看。
眼见着最先与义州接触的商人都已赚得钵满盆满,这如何不叫李青柏心动。几经考虑,他终于有此一行。
出了山海关,辽东的一切都让他感到新奇,城中百姓个个面带笑容,安居乐夜,路上又遇到了孙皓。这孙皓倒也是个热心肠,见自己对辽东一切都不懂,便与自己同路而行,为自己解释着眼见的种种。在辽东,李青柏可真是大开眼界,经孙皓解释,他才知道,在关内传得神乎其神、价值万贯的水泥,在这里竟然用来铺路,真是难以想象。(?)
第二百一十九章 辽东新貌(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