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所布鹿角确实不粗,可也不是血肉之躯可以抵挡的一匹匹上好战马被鹿角的尖刺扎出了一个个透明窟窿,不过在战马的巨大冲力下,鹿角也随之破碎,第一道鹿角硬是被这些悍不畏死的后金铁骑撞毁。(清风文学网虽然明军也乘机击毙了二百余后金军,可其余后金军却冲过了这第一道鹿角。面对明军的第二道鹿角,仍然如刚才一般,后金铁骑再次用他们血肉之躯验证了鹿角的结实程度,在丢下了几百余尸体后,第二道防线也被击破。
这些后金骑兵眼见明军就在距自己不过四五米的鹿角之后,自己甚至可以看清他们脸上细嫩的胡须,不过他们却也有些奇怪,为何在这些明军不后退,而且眼中也看不到丝毫恐惧,难道他们就不知道后金骑后近战的威力吗?
未等这些后金骑兵想明白此处,突然觉得自己仿佛腾云驾雾一般,身体失重,悬在半空,随后只觉背心一痛,便失去了知觉,至死也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清风)
跟在他们身后的后金军却是看得分明,只见前面战友撞破第二道鹿角后,刚刚前进一步而已,地上却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深坑,措不及防的战友便消失在这深坑之中。(清风?)只是这些人虽然看明白了,却顶多能做个明白鬼,巨大的惯性让他们根本来不及勒住战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战马带着自己投向眼前的巨坑。随后便被这深达五六米的巨坑吞噬,坑下密布的尖剌带走了他们最后一腔热血。
刚才还以为可以逆转形势的后金骑兵再次绝望了,战马也许可以跳过四米的巨坑,可对面就是鹿角,战马再神勇也不可能飞过一米半左右的鹿角,冲到明军阵中。
就在后金大军一顿之下,明军枪声再次响起,仅剩的几百后金军死伤惨重。仅有十余人幸免。这十余人站在巨坑前面面对着万余明军,仿若孤胆英雄一般,无一人开口投降。在场地近万明军一时间都被他们所感动,竟在三枷并未下令停火的时侯,不约而同的停止的射击。
站在阵前的吴三枷也为后金军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开口劝道:“各们都是英雄。(清风文学网)何必自寻死路,我也不敢劝几位归降,不过只要几位放下武器,我们必会善待几位,我保证,待此次交战结束,我便送几位返回后金,如何?”这也就是三枷,到底年纪还轻,对战争地残酷认识不足。(阅?)心底对这种英雄还存有几分怜惜。若是三桂在此,恐怕早已手一抬。一枪过去,将这残留的十几名后金骑兵立毙马下。要知此时城上激战正酣。三枷在这里每耽搁一分钟,城上恐怕都会有一名明军阵亡。
可这些后金骑兵却并不领情,仅剩的十余后金骑兵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人看似将领,不过年纪也就刚刚二十左右。他率先轻带马缰,向后退了十几米,其余后金骑兵也是如此。三
第二百零一章 后金攻义(六)[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