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时吴宇、何可刚,及三辅等小将也都赶了过来,得知将要与后金开战,更是个个磨拳擦掌,准备在战场上一展拳脚。
而此时的盛京城中更是气氛紧张,执戈穿甲的后金勇士随处可见。在后金大殿上,更是各路首领齐聚,正在商议此次进攻蒙古喀喇沁部诸项事谊。
此次进攻喀喇沁部也实是无奈之举,此时城外积雪厚达近尺本不是发动战争的最好时机,可阿敏从大明关内带回的几十万石粮草被三桂所夺,城中粮草实则只够半月,半月后若再找不到粮草,后金军民恐怕便要挨饿了。要说关外此时粮草最多的便是吴三桂,可自己在此次入关中损失惨重,若想进攻义州、锦州夺回粮草,两城几万明军实非易于之辈,更何况自己又刚败于吴三桂之手,帐下将士视吴三桂为恶神一般,与之相斗根本毫无士气可言。
正在皇太极苦脑之际,忽得信报,说喀喇沁部竟用三万战马从吴三桂手中购得粮草几万石,若再加上其全族几十万牲畜,应该也够后金用上几月,待春暖花开之际,山林中野果、山菜便会下来,便可勉强度日。更重要的是喀喇沁部全族只有五万族人,其中精壮不过万人,想来只要自己大军压境,恐怕不需刀枪相加,他们便会投降。
至于蒙古其余诸部,则根本不在考虑之内,这喀喇沁部与蒙古各部本就不合,此时恐怕不会有人冒着与后金交战的危险前来支援。至于明军,他喀喇沁部刚刚借路给后金,使后金攻进了大明关内,大明又岂会与他善罢甘休。其与吴三桂买粮之事,想来不过是吴三桂这个奸商瞒着大明朝庭,趁火打劫而已,没有大明皇帝的命令,他吴三桂又岂敢善自出兵与后金开战。就算大明的皇帝小儿同意,从关外到京城,书信来往恐怕也得十几天,等他们出兵时,自己恐怕早已得胜而归。皇太极的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做响,可他却不知此时吴三桂已与明庭交恶,算是辽东一带的土皇帝,大明圣旨根本出不了山海关。
现在后金殿上诸将所议的不是出不出兵,而是出多少兵,由谁率领的问题。商议半天,最后确定,由代善、多尔衮率后金三万铁骑进攻喀喇沁部,皇太极率其余将士镇守盛京。
第二天一早,后金三万将士出了盛京城,直奔喀喇沁部而来,一路上并未加紧行军,在他们看来,区区喀喇沁部还不是如同待斩羔羊一般,在三万后金铁骑面前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而且一路大雪封路,深达近尺的积雪战马也跑不起来,而且看不清路况,若是在雪地上跑马,那怕一个小坑、一块石子,都有可能使战马受伤。
得知后金大军出城,喀喇沁部的汗帐中,阿桑苦着脸,看着下面族中的勇士。派出三十余名信使,四处求援,可带回的消息却让阿桑暗恨,蒙古各部大多以各种理由推拖,有些本就与阿桑交恶的竟直接将信使赶出部落。总之,三十余名信使竟未能找回一个援兵。在得知后金三万大军已经出城,直奔本族驻地而来时,阿桑真是万念俱焚,难道喀喇沁部便要在自己手上灭亡吗?族中几万族人难道已是在劫难逃吗。
第一百七十八章 喀喇沁部(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