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又是连续两枪,为院墙凭添了两个枪洞,激动的二人一把拉住三桂问道:“你这火铳是从何而来?价值几何?射程如何?能否装备全军?”
三桂面对父亲的一连串问题,只好一一解释。
这新式火铳却是三桂在得到了那枝遂发枪后,结合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在既无帮手,又无设备的情况下,先是费了三年时间才终于用土法练出了钢铁,然后又用了一年时间才做出了第一枝火铳。其中所费艰幸真是非常人所能想像,特别是在子弹的制做上,三桂只是简单知道后世子弹的基本结构,为了做出真正意思上的子弹,三桂每天的闲瑕时间都耗在了上面,经过成百上千次的试验才终于做出了子弹。
这种子弹是针刺发火枪弹,弹壳是纸的,只不过底部是金属的,将击发药装在金属底部,扣动扳机时,枪后的刺针撞击枪弹后部的击发火药,产生巨大力量,将前面的弹头击发出去。生产出第一支火铳后,三桂知道要想继续生产这种火铳却是一个极其费钱的行当,甚至说是烧钱也不为过,要知道以目前的科技程度,虽然成功做了出钢铁,可要想制做出精秘的车床却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成了。三桂的这种火铳只能以手工慢慢打造,不能大量生产,而一枚子弹要是小量生产的话,就得几十枚铜钱。也就是说,这火统一响,就是几十枚铜钱没了,三桂可没有这个实力,所以他马上联系了叔父吴迪。
此时的吴迪可是关内关外,有名的大商人,手下各类大小船只近千条,往来于全国各地,运送物资,最挣钱的莫过于从关内向关外甚至后金运送盐、茶、丝绸等器物,回程时,又从关外运回皮毛、山参、鹿茸等物,这几年下来,其资产虽说不可敌国,可决不差于大明一城财物总和。
三桂将新制的火铳当着吴迪演示了一番后,吴迪二话没说,立既给了三桂万两白银,让他加快研制,并告诉三桂,如果钱不够尽管说,不管多少,那怕是将船队买了也一定支持三桂。
这也是吴迪这些年来在海外行走吃过的亏太多了,特别是那些红毛绿眼睛的外国船支,他们不仅船坚炮利,就算是近身战,吴迪的船队也不是装备了遂发式火枪的外国船员对手,损失在这些外国海盗手中的船只货物怕是已经上了百万两白银。为此吴迪不得不放弃了海外的生意,只能沿海岸往来于关里关外,可既使这样,每年也要有几艘大船被抢,损失不少。今天看到三桂手中的火铳,他才看到了一点希望,如果船上船员都装备了这种先进的火铳,起码在近战时不会吃亏了,也就不怕那些洋鬼子了。
三桂得了银两后,加快了火铳生产速度。可这种火铳全是钢铁所制,又是全靠手工制做,费工费时,三
第十九章 新式火铳(二)[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