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374、将计就计,新军编练[2/2页]

长生可否 江天寥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边军战力和军心,就这还不行,还得亲自出手,迎建州进京师,否则他们自己打不过来,一辈子只能待在关外。
      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
      可有道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红楼梦》里已经把历史说的很明白了,蒙古人事不过三,不愿意入套,而建州女真,他们入关后,又岂能不汲取前人教训?
      金朝,元朝……事不过三啊。
      ……
      “事不过三,那群文官还能做什么?不过是引寇入关的那一套罢了。蒙古人都经历过元朝、土木堡了,自然知道学聪明。”
      “唯一需要担忧的就是辽东。”
      “所以朕早早就犁庭扫穴,一直安排俞大猷经略辽东。”
      “放不开口子,建州就进不来,所以夏言他们只能走下策,大抵就是假传圣旨,让宣大将领带兵从关外绕路奇袭建州,做出这等根本不可能采取的战略,然后大败被俘。”
      “从而增强建州的实力罢了。”
      严嵩和严世藩入宫觐见,嘉靖坐在香炉旁,手中握着一卷丹经,一边看书,一边淡然说道。
      严嵩认真倾听。
      而严世藩惊崇无比,没有想到嘉靖能够看得如此透彻,又如此云淡风轻,好似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如云中真龙,深不可测。
      严嵩沉吟后说道:“陛下既然已经猜到夏言他们的动作,何不趁机截断?”
      嘉靖翻了页书,悠悠道:“朕没兵了,拦不住他们,不如让他们走,好去了心腹之患,从此以后,便不设九边了。”
      “我已让人送密信给俺答汗,让他在宣大的兵走后,来京师觐见。”
      “朕给他封王,从此以后,蒙古正式纳入大明版图。”
      “夏言他们要在辽东打,那便在辽东打,宣大就不费精力了,不但如此,俺答汗需要从东线配合我们,走努尔干都司出击建州。”
      “夏言想用辽东放朕的血,恰好,朕也想用辽东放南京的血。”
      “辽东苦寒之地,多十多万人吃喝,全靠海运补给,他们东路被蒙古和努尔干都司堵截,正面被辽东都指挥司拦住,朝鲜一带,又可设水军,时刻能抄建州后路。”
      “朕倒要看看,南京有多富,可以支撑得起这样的战争。”
      严嵩听完,钦佩道:“陛下圣谋,可是,裁撤九边,是不是有些不妥?若是宣大裁撤也就算了,可西边几个镇,直到嘉峪,若是裁撤了,西域怕是不稳。”
      嘉靖道:“没有大战事,地方都司可暂且应付。”
      “待仇鸾回京,有安南等国均田以后的有志青年加入,便要编练新军了,五军营要全部重编,五军都督府要负担起应有的职责。”
      “大明将分为五个战区,由五军都督府负责。”
      “西域交由西军都督府,边关虽有重镇,但重兵平日里并不放在边关,而是在相应的军区,配合地方的生产建设。”
      “如北军都督府,重心将迁往草原。”
      嘉靖此言让严嵩犹豫了下,那边严世藩却已经问了出来:“陛下,如此更改,对于地方军队来说,是不是权柄过重?恐有藩镇割据的嫌疑?”
      “而且九边不守,一旦叛变……”
      “便可直捣京师。”
      “这……小臣认为不妥。”
      嘉靖看了严世藩一眼,说道:“你是个比你爹要活泛聪明的,以后你们父子,就是上阵父子兵,得多替你父亲分忧。”
      “勇于任事不错,但要有深度,有见地。”
      “既然你问了,那朕便考考你,在你看来,要如何防备五军都督府造反?”
      严世藩没有想到嘉靖会说这种话,一下子额头冒起汗来,是紧张,更是激动,他以往帮父亲做事,那都是在私底下,严嵩刚当上阁老,还不至于把儿子提携进来。
      但嘉靖如此说,明显是要用他了。
      不是通过严嵩的权力,而是直接给他权力……
      思索整理了一会,严世藩说道:“五军都督府当直属朝廷,不可划分为地方部队,另外,需要恢复大都督府,来统领五军。”
      “大都督府虽然统军,但不统兵练兵,只负责战略指挥调度。”
      “陛下编练新军,要等仇鸾班师回朝,除了需要南征军精锐以外,更重要的是那些均田免赋以后,为了伟大事业而斗争的有志青年。”
      “新军应该有相应的思想建设,要从思想上改变士兵的信念。”
      “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何而战。”
      “如此也就不至于像宣府大同那些边军一样,可以随意被边将指挥,甚至进行土木堡这样的兵变活动。”
      “另外,中军都督府,当是护卫京师的。”
      “我们还有神机营和三千营,应当也是特种精锐部队,具备镇压叛乱的实力。”
      严世藩很聪明,一下子就把握到了新军的精髓,在于思想,而非什么制度、装备,从嘉靖挑选的兵源就可以看出差别。
      在宗教上,有一种叫做皈依者狂热的说法。
      但其实,在其他领域内也有,大明在半岛的战争,已经让安南等国的百姓深刻的了解到,大明的兴衰关乎着世界的兴衰,大明的走向,关乎到世界的走向。
      他们今天可以均田免赋,明天就可能因为大明的转向,从而进行封建复辟。
      所以。
      他们想要保护自己的成果,保护自己的家园,就必须来到大明,为大明的革新变法而战斗,会到大明来的,都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伟大的战士。
      嘉靖要整编五军营,重设五军都督府。
      第一批编练的新军预计是十万人,而半岛那边来的人,差不多要接近半数。
      后续新军编练,五军都督府大概要保持五十万大军的编制,那个时候,外族比例就下降到百分之十不到了。
      所以各阶段,有阶段的需求和优势。
      至于军队叛乱的问题,嘉靖认为新军不存在因为私利而叛乱了,对于新军的建设,他会遵从“支部建在连上”的核心思想。
      从此以后解决困扰华夏几千年的军队叛乱问题。
      只有士兵们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自己为什么而战,才不会跟着将领造反。
      wa

374、将计就计,新军编练[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