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完高连长的报告,山子的心情禁不住紧张起来,因为这次远程伏击能否顺利成功,其答案就在几分钟内产生。
因此山子不希望听到阻击队那边的枪炮声,如果阻击队开火,这说明日军决意行走西路,而采取填坑修路措施。
又过十几分钟,增防日军终于被臭气熏人的土坑挡住去路。
这时候,一位日军翻译官手捂口鼻,看完木牌上的告示后,转过身直奔草棚大踏步走去。
草棚里正坐着四位衣裤破旧的农民小伙,其中一位高个子主动起立,冲翻译官热情呼唤:“太君,您需要带路吗?”
翻译官并没应答高个子的询问,却把目光盯紧草棚支柱上的木牌。
读完“收费带路,一里一元”八个大字,翻译官方才将目光转向高个子。
高个子急忙介绍:“太君,前面好几个村庄发生瘟疫,一夜间死了好多人,往那边去的人全都绕路行走。”
翻译官终于问,究竟发生什么瘟疫。
高个子说,是霍乱,没治,只要被传染,必死无疑。
其实对于霍乱,日军翻译官比高个子更清楚,因此寻思片刻,匆匆回到为首的指挥官面前,叽哩哇啦说一通日本话。
因为土坑里的粪便垃圾恶臭扑鼻,日军指挥官始终用那只戴着白手套的右手紧捂口鼻。
也正因为经不住恶臭的熏戗,因此听完翻译官的疫情报告,日军指挥官急急指示翻译官向高个子打听绕行路线。
高个子仔细讲解一番,却又要求带一段里程,多少挣几个零钱花。
谁知翻译官冷笑一声,断然拒绝了高个子的要求。
目送日军大队人马调头离去,高个子的脸上禁不住绽满了惬意的笑容。
几十分钟过后,守候在枳沟镇区侦察员发现,三位日军指挥官骑马走在前面,引领大队人马由西而来,陆续右拐南行。
在这条长达数百米的队伍里,也有许多位指挥官骑马前进,但最为两眼的要数六辆马车上驮载的六门九二式步兵炮,以及十几车其他军用物资。
当所有鬼子兵全部进入南去路道,侦察员跑步回到客栈,跨马后沿枳沟镇东一路往南奔驰,仅用半个钟头的时间便到达黑鸭山。
接到侦察员的报告,山子首先用报话机传令,指示早已隐蔽在西山后面的一营进入预备埋伏位置。
放下话筒,山子脱掉大衣,又对身边的四位连营长下达了埋伏命令。
按照作战要求,一旦进入预备埋伏位置,除下一步进入前沿战斗位置,任何情况下不准起身移动,这其中包括大小便。
在此之前,各连队重机枪已先期进入前沿战壕。
就在黑鸭山进入临战状态时,高连长带领阻击队抛开炊事班和马车,肩扛弹药箱往东南穿过两个村落,直奔黑鸭山方向穿插。
虽然已经返回到黑鸭山,但高连长依然担负阻击任务,即在日军来临之前,暂隐蔽于一营所在的山脚下,待战斗打响后快速插入敌后,切断敌人退路。
六连阵地位于黑鸭山南端,除正常战斗外,还担负另一个重要任务,即与对面一营阵地一道,共同封锁敌人有可能往南逃窜的去路。
山子之所以把如此重要的任务交给金叶,完全取决于对金叶指挥能力的信任,在山子看来,金叶的作战指挥能力已经接近三位营长。
对于金叶来说,山子的这一安排正好满足了她好胜心。
所以金叶不敢怠慢,当山子下达部队进入预备位置的命令后,金叶又像打独立团保卫战一样,将五位女战士交给燕妮,而本人私下里改变指挥位置,带上春儿和通信员悄悄埋伏在端头前沿阵地后面。
端头前沿阵地共布设两挺重机枪,间隔距离不足十米。
不仅如此,金叶还下令春儿和通信员,每人带上一箱手榴弹。
为了达到“杀敌最多,伤亡最少”的目标,早在下午给班排长开会时,金叶便仔细传达了她的作战要求。
金叶说,这一次伏击战首先占地理优势,山高坡陡,最适合扔手榴弹,而鬼子所在的空间特别窄,就象一群猪被堵在猪栏里,一颗手榴弹扔下去,一炸一大窝,况且手榴弹爆炸后浓烟滚滚,鬼子无法瞄准射击,这不但多杀鬼子,还能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两全其美。
因此金叶要求,一旦战斗打响,除机枪手之外,其他人一律抛投手榴弹,先把所有的手榴弹扔完了再打枪。
话说自从春儿被金叶“撤销”一切职务,春儿始终没和金叶说一句话,尽然此时跟随金叶一起埋伏,但也嘴巴紧闭,一直没和金叶主动说话。
金叶憋不住,一摆脚踢一下春儿的小腿:“春,你可听好了,本教官给你学习的机会就一次,希望你一定做到虚心、用心,千万别错失良机。”
春儿只是冷笑一声,看都没看金叶一眼。
第一三四章 黑鸭山大捷(5-7)[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