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69章 将南阳官员大换血?陛下岂敢如此![2/2页]

大军师联盟 恒安德佩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顶,茅塞顿开,不住地点头称赞:“原来是这样啊!神奇,实在是太神奇了。”
      实际上,从宋、元时代称之为“木扇”的简单活门木风箱,发展到明、清时代,利用活塞来鼓风的活塞木风箱,便是至近代,仍有大量且广泛的使用。
      木风箱风量大,风压高,风向炉内穿透得以深入,使燃料能更充分的燃烧,从而提高冶铁炉炉温,就能炼出含硅较高的灰口铁,便于铸造较薄的铸件。
      “还有......”
      “......”
      巴拉巴拉。
      刘辨解释了一大堆,总算是把韩暨的疑问,解决了一大半,说得他是口干舌燥,足足喝了一大口水,方才缓过劲儿来。
      扭头。
      刘辨望向荀???嵘?溃骸拔娜簦?罱?碧?鞣蝗绾危靠砂凑丈??挝裨鹑问椋??挝穹纸庀氯チ寺穑俊
      “公子放心。”
      荀??玖艘灰荆??淇隙ǖ氐溃骸白渫教?抵灰?瓿缮??挝瘢?憧山獬?渥锓干矸荩??一鼓芑竦酶叨畋ǔ辏?????远挤浅8摺!
      “咱们制定的耕具生产任务,肯定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一定不会耽误子敬那边的需求,甚至会超额,也不一定。”
      东汉时期的炼铁生产,大部分是采用卒徒进行生产,虽然生产成本比较低,但生产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很容易产生暴动。
      因此,对于朝廷的冶铸行业,刘辨按照专家的提醒,从采用卒徒生产,逐渐扭转形势,变成招募式铁匠生产。
      这第一步,便是以生产任务责任书,完成既定考核目标者,可以摆脱卒徒身份,重获干净自由身,获得尊重。
      从荀??从Φ那榭錾吓卸希?┬行Ч?Ω梅浅2淮恚?日嬲?晒?└?冢?醣姹慊峤?写竺婊?母镄拢?沟孜裙绦鲁?母痔?乱怠
      “恩。”
      刘辨暗松口气,悬着的心彻底放下来:“公至啊,从今日开始,你便要接受朝廷的冶铸事务了,你原本便是南阳人,对这里比较熟悉,我希望你能早些上手,缓解文若压力。”
      韩暨赶忙拱手抱拳:“公子放心,在下会尽快熟悉业务,将朝廷的冶铸事务全面扛起来,把水排、木风箱,还有这高炉推广开。”
      “很好。”
      刘辨满意地点点头:“我相信你的能力,好好干即可。”
      韩暨自信心爆蓬:“公子放心,韩某定不负厚望。”
      吁—!
      正在这时。
      马车停下来。
      车帘外响起朱彤的声音:“公子,咱们到孔家冶铸作坊了,可以下车了。”
      刘辨答应一声,旋即与荀??⒑?呦鲁担?北伎准乙敝?鞣弧
      作坊门口,早有一个粗壮的汉子疾步赶来,满脸堆笑:“小人秦奋,恭候荀令君大驾。”
      荀??┦┤换沽艘焕瘢?嵘??剩骸扒胤恢鳎??瓷??挝裢瓿傻娜绾瘟耍俊
      秦奋拍着胸脯保证道:“荀令君放心,弟兄们生产积极性很高,大家都在日夜不停地干,肯定能足额供应农具,这一点您放心。”
      “恩。”
      荀??ナ椎阃罚??窗谑纸樯艿溃骸扒胤恢鳎?馕皇嵌卵羧撕?撸?耸浅?⑿氯蚊?募嘁壁苏撸?咏褚院螅?阌伤?涸鸪?⒌囊敝?挛瘢?阋院笠?牒?苏叨越邮挛窳恕!
      秦奋忙不迭扭头望去,点头哈腰道:“小人秦奋,见过韩谒者。”
      韩暨拱手还礼,淡然一笑:“以后还要秦坊主,多多配合韩某才是。”
      秦奋轻声道:“这是一定的!朝廷的政策好,我们大家干着都有劲儿,岂能不好生配合,您放心吧,有何事直接吩咐便是,小人必定全力以赴。”
      “好。”
      韩暨满意地点点头:“秦坊主这么说,韩某便放心了。”
      秦奋嘿嘿一笑:“以后还得仰仗韩谒者您,多多照拂我们作坊才是。”
      荀??谑值溃骸白甙桑?勖墙?デ魄疲?潮愀??苏呓樯芤幌伦鞣坏木咛迩榭觥!
      秦奋飞快点头:“好好,咱们里边请吧。”
      当下。
      秦奋头前带路,引着刘辨等一行人,进入冶铸作坊。
      方才踏入作坊不远,便见十余辆马车恭候着,秦奋介绍道:“这里是已经炼好的农具,装车以后,便可运至宛城仓库。”
      “......”
      “这里是废弃的陶范,我们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整理,分类挑拣以后,将其装车运往后院,可以捣碎,重新制作成范。”
      “......”
      “前方那里便是化铁炉,是收集炼铁炉所产的铁锭,或者废旧铁器当原料,进行熔化,熔成铁水以后,用来浇筑铁器。”
      “......”
      刘辨一边参观,一边听军师联盟介绍:“没错!这个便是化铁炉,汉朝时期,化铁炉、炼铁炉分工明确,符合这个时代的特征。”
      “预热区、还原区、氧化区特征明显,真不愧是全国冶铸中心,安排得的确非常到位,辩爷的钢铁事业起步,要比别的诸侯强一大截子。”
      “看到旁边那些砖块了吗?全都是特制的耐火砖,化铁炉上修修补补的痕迹,证明这个冶铸作坊可是有些年头了。”
      “辩爷,你瞧见那些陶土风管了吗?这是汉朝时,南阳地区流传的一种土法热风铁炉,上面需要的一种预热鼓风管。”
      “专家之前便有猜测,这种预热鼓风管是架在炉顶的,结果还真是这样,专家的预判是极其正确的。”
      “......”
      虽然,通过考古工作,专家基本上可以复原当时的生产环境,但毕竟有些不准确,甚至绝大多数都是基于理论上的推测。
      而今......
      刘辨亲自来到冶铸作坊,带着军师联盟的专家,一起走过真正的汉朝冶铸作坊,将其真正的生产模样呈现出来,不仅印证了专家的猜想,更弥补了他们未能想象到的空间。
      “辩爷。”
      军师联盟的声音忽然温柔起来:“专家让我代为感谢你,终于帮他们完善了汉时的冶铸实景,这对于判断汉朝兵器、农具的水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刘辨心念一动,轻声道:“专家不必客气,这全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们帮助了我那么多,我不过是力所能及的完善一下史料而已,不值得一提。”
      *****
      新野,邓家。
      八角亭。
      邓勋一边拾掇花草,一边开口询问:“贤侄,你可听说新野赵家的事情了吗?”
      邓同颔首点头:“恩,已经听说了,朝廷为了盘活公有土地,减免口赋、算赋的确非常厉害,别说是赵家,便是咱们邓家,同样有些影响。”
      “是啊。”
      邓勋长出口气,轻声言道:“赵家不过是个小士族,没有多少田地,如今陛下又遇到这种事情,估摸着今年算是难过了。”
      “听说......”
      邓勋扭头望向邓同:“赵家的土地几乎没有人耕种了,对吗?”
      邓同皱着眉:“小侄派人去查过了,的确如此,不少百姓全都去官府报名了,而且还能领到农具,即便田租贵一些,也是非常划算的。”
      “哦?”
      邓勋试探性问道:“你已经找人核算过了?”
      邓同恩了一声:“核算过了!”
      “具体如何?”
      “田租虽是亩产的一半,但因为没有了口赋、算赋,而且还能额外领取农具,整体下来,全年应该略有结余,但是不会太多。”
      “不过......”
      言至于此,邓同补充道:“这项政令对于家中人口众多者而言,便会划算太多,毕竟只要一家耕田,全家都可以减免口赋、算赋。”
      “以前给咱们邓家耕种的一些农户,也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这才转投向了官府的土地,不过数量不是太多。”
      邓勋自然清楚这些情况。
      最近两天,已经有不少族人过来哭闹,虽然各家情况皆有夸张,但总体而言,朝廷的这项政令,的确让邓家小小受挫。
      当然了。
      跟赵家这样的小士族相比,邓家几乎就是无伤。
      毕竟,小士族手里的土地比较少,因此田租会比较高,对于老百姓的盘剥,可是要比邓家、阴家狠得多,如今朝廷政令一出,他们自然首当其冲,全族面临崩盘。
      呼—
      邓勋长出了口气,倒是没有在意自家族人,反而问道:“你觉得赵家会坐以待毙吗?”
      邓同很干脆地摇了摇头:“绝对不会!据侄儿了解,赵家已经在秘密接触县令,毕竟此事是由县令在负责,如果他能高抬贵手,赵家还是有机会的。”
      “哼。”
      邓勋轻哼一声,冷声言道:“南阳各大县令全部签署了农耕生产责任书,若是完不成,可是要面临罢官的,新野令会那么傻吗?”
      邓同自然知晓农耕生产责任书的事情,不过他却没那么在意:“家主,如今朝廷急缺有经验的官员,这种事情怕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岂能当真?”
      “倘若陛下当真严格执行农耕生产责任书,估摸着全南阳的县令、县长,全都得换一遍,侄儿听过那农耕生产责任书,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邓勋叹口气,继续拾掇自己的花草:“你们别小瞧了陛下,此事怕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新野令若敢勾结赵家,贻误农耕,只怕这官儿要做到头了。”
      “啊,这......”
      邓同还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毕竟,从目前局势上判断,陛下罢掉县令、县长,只怕是自毁根据的愚蠢之举:“陛下应该不会如此行事吧?顶多将其调往别处。”
      邓勋哂然一笑:“若果真如此,老朽倒是可以安心了,怕只怕陛下会动真格的,彻底将南阳搅个地覆天翻。”
      邓同皱着眉,顺着邓勋的思路言道:“若果真如此,南阳的县令、县长,甚至是县尉,恐怕全都得更换一遍,陛下岂敢如此?”4

第269章 将南阳官员大换血?陛下岂敢如此![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