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话没说完,一个平时老跟我开玩笑的姐妹大声嚷道:“王主席是咱厂公认的‘女一号,只有‘女一号配戴这颗‘夜明珠,对不对?”大家齐声喊:“对——”跟我瞎起哄。姐妹们七嘴八舌嚷嚷着,让我把“家里穷”当“金龟婿”“娶回家”。反正她们觉得这是开玩笑,我这艺术家的女儿,全厂女一号,堂堂工会主席,25岁的青春年华,不可能下嫁给一个年逾34岁,连普通女工都看不上的“土老帽”、“穷光蛋”……
我妈妈在我长成大姑娘,参加工作之后,为找对象问题,曾经对我说:“如何看男人,如何选男人,对女人来说是决定你终生命运的头等大事。所以,人们常说‘女怕嫁错郎就是这个意思。事业有成的栋梁之才,已经光芒四射,人人喜欢。他跟你有缘,自然会成伉俪。跟你无缘,也不必低三下四去追,去跟别的女人争风吃醋。男人的父母有地位,本人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好女孩儿绝不垂涎;有的人埋没于芸芸众生之中,却是一个蓄势待发的难得人才,这就要看你能不能鉴别了。妈妈告诉我,一个女孩子必须有一双有远见能透视的眼睛——这不是什么‘特异功能,这叫‘独具慧眼。这双眼睛能透过世俗的迷雾,看清一个男人的心灵美不美,看清他的内在价值和发展前途。世间就有这样的男人,成功之前他像一块蕴藏美玉的璞石,看上去不起眼,只有聪明有见识的姑娘才能鉴赏和拥有它……妈妈问我:“你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吗?那块传世珍宝‘和氏璧,想当初就是一块被人瞧不起的璞石。你要好好学习,提高素质,练就一双‘慧眼——能发现值得你爱的男人,并且抓住他,雕琢他,让他成器。”妈妈的话我听进去了,记在了心里……贾立清就是我通过比较、筛选认为值得我心仪的对象。别人看他是不懂生活的老黄牛,只会低头拉车,默默无闻地耕耘。我看他举止稳重,不卑不亢,有大智若愚,志存高远的气质。所以我把他看成一块蕴藏美玉的璞石。心想,只要我给他买上新衣服,新皮鞋,让他洗个澡,理理发,把他一捯饬,准能晕倒一大片……更重要的是,我要给他创造条件,让他专心致志钻研技术,为企业立功,为国家出力。他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我相信,就他那执着劲,将来准能成大器。早先,只是因为他比我大9岁,不修边幅,一年四季满身油腻,我怕爸爸妈妈不同意,自己还拿不太准,没敢主动采取行动。今天既然有这么多姐妹跟我叫板,炝火炝到了这个份儿上,我就豁出去了。我嘻嘻哈哈大笑着对她们说:“好啊!你们等着瞧吧,我就去摘这颗夜明珠给你们看看。”我的话音一落,大家轰然爆发大笑,一个个都笑翻了。她们都以为我是开玩笑。怎么可能呢?身后一位女工公开对大伙儿说:“别听王主席唱高调。她那是涮咱们玩儿呢!果真如此,那不真的成了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们的家属大院与工厂一墙之隔。一个星期天,趁我爸妈在外地演出,家里有电话,我给技术科打电话,正好是他接的。我说:“贾师傅,我家里有点活儿,求你来帮忙好吗?”他问清了我家门牌号,穿着油渍麻花的工作服,不一会儿就来到我家。我让他别急,先坐下,他看看雪白的沙发巾和丝绸靠背垫,没敢坐。我再看他脚上穿的鞋,哎幺幺,真够艰苦朴素的,一双黑色塑料凉鞋,好几处断了,是用电烙铁焊接起来的。
他腼腆地说:“王主席,您有什么事要我帮忙,别客气,尽管吩咐。”我微笑着,拉过一把椅子让他坐下,递给他一杯茶。我坐他对面的沙发上,对他说:“没事儿,你请喝茶!我就是想征求一下你对我们工会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我还想跟你交个朋友呢。”
我的前一句话冠冕堂皇。他微笑摇头,表示没有意见。这后一句,突如其来,吓他一跳。因为在那个年代,青年男女说交个朋友,那就意味着搞对象。他满脸通红,以为我拿他寻开心,连声说:“这怎么可能?不可能,别开这样的玩笑!”看我微笑真诚地望着他,他开始解释:“你们家是‘艺术世家,你是‘白雪公主。我呢?‘瓮牖绳枢之子,地地道道‘老坛儿、‘土包子。”我问他:“什么之子?”他笑着回答我:“就是用破缸当窗户,用绳子栓门,表示家很穷的意思……”他接着说:“咱们是‘门不当,户不对!你没听别人叫我‘家里穷吗?那可是真的,家里真穷,不是假穷。我哪能配得上你呀?再说了,你又那么年轻漂亮,全厂闻名的女一号,我比你大十多岁呢,上无片瓦,囊中羞涩,怕连自己都养不活呢……难道你真的相信‘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吗?”
他可真行,羞怯而非猥琐。他双手抱臂在我面前站立起来,一身油污的工作服,显得高大挺拔。他自我调侃却不卑不亢,语言谦恭乐乐大方。我说了一句,他回我十句,句句否定,却句句打动我的心。就凭他那些坦率、朴实、真诚的话语,我就更加喜欢上他,认定他是颗埋在土里的“夜明珠”,我还非他不嫁了……我对他说:“我不是天仙,你也不是牛郎。我的心是真诚的,我只要求你奋发有为,为我们军工企业做出更大贡献,你做得到吗?”他两眼炯炯有神看着我,坚定地回答:“我肯定会努力!”
没有想到的是,我爸爸妈妈演出归来,听了我的想法做法,互相对视一会儿,几乎同时绽放出微笑。他们不仅没有反对我,相反,夸我“挺浪漫,有主见!”因为贾立清是全国名牌军工大学的毕业生,在厂里专心致志搞新技术开发工作,正好圆了他们在我身上寄托的梦想……
我俩结婚后就住在我们家,一家人过得特别温馨。我父母喜欢他,他对我父母尊敬、孝顺。我要把他的旧衣服、旧被褥,生活用品全扔掉,他不肯,都托人送回老家,给了他弟弟。
我把他一打扮,果然焕然一新,让全厂女工和所有男人都“刮目相看”了。到这时,没人嘲笑他了。姐妹们都夸我“有眼力”,说全厂只有我王瑾一个人“慧眼识珠”。他呢,不骄不躁,依然兢兢业业,踏实工作,待人接物一如往常。
我们结婚的第二年就生了儿子。他尽心尽力照顾我。我尽量自己做,妈妈也帮我,让他致力于军工科研工作,不让他分心。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神州大地,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才。我这老公也真给我争脸,科研大奖从工厂拿到市里,又从市里拿到全军,直到被提升为这个大型军工企业的厂长兼总工程师。在我们单位他,最高。我的“女一号”也荣升为“夫人”……
张芷算是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人。她为人善良,热情帮人,却并不随便佩服谁。王瑾老师的自我介绍,让她感慨万千。她心里想,怪不得,连邵工这样难得的人物都降不住她的心……
第六十三章 王瑾老师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