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仍有阳光进入,有些空间降下双层遮阳窗帘。管制桌占据塔台管制室周边的四分之三,塔台管制桌面为柔和的银色,在阳光照射的地方,依旧不起光。十几名管制员分别站立在管制桌前紧张的指挥。
第一感觉,如同一间办公室,没有嘈杂,没有脏乱。管制员一字一板的发出清晰指令。
石惠对这个环境并不陌生。管制员一色正装,头戴耳机,左手握通话按钮,右手点着鼠标,利用甚高频电台与飞行员通话。说完一条指令,会低头书写飞行进程单。飞行进程单不断由一人之手传递给下一个人。一条指令,代表机组可以进行下一个操作。当进行下一个操作时,重新申请管制员指令。确保精细化运行管理。
管制桌上密布着各种设备屏幕,包括航班自动转报信息、航行情报信息、雷达监视信息和机场天气信息等。若非熟练的了解屏幕信息,一定会手忙脚乱。
听到一段熟悉的声音,乐飞踮脚朝里循声望去,是郄清。郄清此刻正站在指挥桌前,紧盯跑道,嘴中不断传出各种口令。乐飞和王欧飞不断示意,想进去看看。李宝辉轻手示意可以走近看看。
突然,一位管制人员的口气突然严肃起来,一架滑行穿越跑道的飞机突发一个小状况。他快速报告塔台主任,主任向另外三人下达了指令。李宝辉快步上前,让乐飞等人赶紧退出。
在电梯里,乐飞对石惠说“好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处置的。”
李宝辉在一旁说道:“这种事情,不要“好想”,看处置方法就行。”乐飞有点尴尬的点头称是。
飞机起飞后,要依次由塔台管制室交给进近管制室、区域管制室,然后加入航路。飞机下降阶段,要依次由区域管制室移交给进近管制室、最终交由塔台管制室。乐飞又依次参观了进近管制室和区域管制室
进近管制室位于塔台旁边的航空管制楼内,区域管制室位于稍远的区管大楼内。对比塔台管制室,进近管制室和区域管制室完全是密闭的电子信息指挥间。
进近管制是塔台管制与区域管制的过渡带,这里负责管制华城机场750米至5100米的高空。飞机在这个高度层内,统一受进近管制员协调指挥。如果说塔台管制员负责将飞机指挥起飞,这里是协调飞机不断变换飞行轨迹,最终汇集航路。这也是管制最累的地方,用进近管制员自己的话说,要不断指挥飞机变道。
进近管制室管制员尤为繁忙,一个管制人员最多同时调控十多架飞机。管制人员与机组人员的通话频率很高。一名进近管制人员需要紧盯三块显示屏,其中包括雷达显示屏、天气显示屏等。
乐飞明白,飞机不同于汽车,进港或离港都不能停下来等待,都得依靠管制员调整速度和距离。比如飞机降落时,跑道就如同高速公路的收费口,一次只能让一架飞机通过,而其他飞机又不能在空中停止不动,这就需要指挥飞机排序,视情况采取盘旋飞行等措施。而进近阶段是飞机不断调整高度层,有的下降,有的爬升,类似高速口,有车的上,有车的下,管制员压力可想而知。
进近管制员完全依靠仪表设备进行管制指挥,这里管制人员头戴耳机,左手握着麦克风,通过电台与飞行员通话,右手不时在点着鼠标。每人说话前都需要按麦克风上的按钮,只要一按按钮,其他人员就暂时无法通话,这样也方便管制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进行指挥。
在区域管制室,李宝辉介绍到,这里主要负责5100米至7800米的高空,控制范围覆盖整个华城地区,并与其他省份的空中管制部门进行交接。
飞机就是屏幕的一个个点,依靠不断的屏幕刷新,显示飞机位置和距离。
李宝辉来到一台电脑屏幕前坐下。屏幕背景为全黑色,上面用绿色、紫色、黄色等多种颜色,标注着密密麻麻的飞机参数。李宝辉指了指屏幕上两条南北向的绿色线条,“这就是贯通南北的空中京广线,而线条内一个个小圆圈则是正在飞行的飞机。他点开一个圆圈,上面显示出飞机的状况,包括飞机代码、高度、速度、方向、目标高度等信息。”
李宝辉说:“其实空中交通与地面交通有相似之处,飞机就像是汽车,航道如同公路,而且各种航道也有交叉的现象。空中比地面要复杂的多,我们要做一名合格的“空中交警”。”
第十六章 参观塔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