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过傅秋芳此人,这傅小姐乃是贾政的门生,通判傅试的妹妹,都传说她是个美且慧的闺秀才女。傅家是暴发户,官场上没什么根底,颇善钻营的傅试找机会攀住了贾家这棵大树不放,借着二老爷门生的身份,四时八节的时常到贾府送礼兼大拍马屁,倒是在贾家混了个脸熟。这么个庸俗市侩之人,一切都往利益上考虑,才华横溢又美貌的妹妹自然被他当作了可居的奇货,他一直打算让妹妹与高官联姻,希图通过嫁妹子,攀上富贵妹婿,帮助自家打通仕途通道,得个官运亨通。傅小姐姿容才气自是闺秀中一等一的,这资质要是放在高门小姐身上,早就一家有女百家求了。只是可惜傅家家世太低,和高门攀亲难度太大,又不肯让傅小姐下嫁稍低一点的门户,因此多年来傅小姐的议亲高不成低不就,一直拖到了二十二三岁,在这时可算是少有的“剩女”了。
若是个思想传统,打算一辈子以夫为天的封建小姐,因为哥哥的私心,将自家的婚嫁之事拖到二十多岁还没个结果,恐怕早就心中幽怨,暗叹命苦,焦急怨恨自己不能早点过上相夫教子管小妾,伺候公婆理家务,大家都说好的幸福日子了。
可是据黛玉说来,傅小姐对丝毫没有恨嫁的意思,对自己的“不幸”全然是一派云淡风轻,她□□烟霞,颇有逸士之风,若不是家门名声不许她过于任性,她怕是早就出家寻道,自在逍遥去了。婚事一直不成,却是正合她的意思。
攀亲高门成不了,一心想要阔妹婿的傅试自是心急。这时恰黛玉办起了女子书院,招收了不少官宦人家的小姐在内学习,又要招收饱学的夫人小姐做女先生。傅小姐闻听书院里才女众多,不由起了去交游的兴趣。傅试本不愿让妹妹抛头露面,但想到书院里有不少富贵人家的夫人小姐,她们家中老爷公子当然有一大群,妹妹与她们交往,说不得哪天就入了谁的眼,辗转得了红鸾运。利益在前,最后傅试还是同意了傅秋芳到书院里去,谋得了个数日一讲的临时女先生位置。
以傅秋芳的才情,在书院中做个女先生自是绰绰有余,还与年纪比她小很多的黛玉成了好朋友,整日一起谈诗论词,风雅论心,日子过得很是舒畅。不过对傅秋芳来说,在书院里的所得,可不仅仅是有了几个一起作诗的才女朋友这么简单。
傅秋芳是个聪明人,既然无意于后宅争宠,对满足哥哥的名利愿望没有兴趣。她对自己可能要遭遇的“逼嫁”危机也已有所准备,早早就将一个她信任的孤老婆子以生病为名,放出府去,给那婆子假造了身份,在几十里地外的一座小庵堂长期上香,与那里的尼僧混得熟了,只道是她有个远房侄女多病,早晚要寻个庵堂出家。那几个尼僧听得耳熟,便是有一天她逃婚出走躲过去,尼僧们也只道她是那相熟婆子的侄女,容她混进去安然度日,不会以为她是个私逃的小姐。另外她还积攒了不少私房钱,只要逃得出去,足够她在外头庵堂过上平静的生活。
可自从到了书院,与黛玉相识后,傅秋芳只求自在,想避世出家的想法又有了变化。贾府众女整理出来的“女强洗脑包”资料,虽然还不好在书院里大肆宣扬教化,但改头换面之后,删定的册子却是放在书院的集体书房里,任由大家取阅。傅秋芳看了几本之后,被那些假托仙鬼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女子除了出嫁和出家,竟还有如此众多的生活方式和选择!
她惊觉自己追求逍遥自适,出家安隐,不过是在女子无所用世的现实中,一个无奈的选择而已。若能有机会为世所用,做出一番事业,才真真是不枉此生啊。
归根结底,是这世道留给女子机会太少,让她误以为自己既然不喜后院女子争宠算计,一地鸡毛的日子,那就肯定是希望出家求清静,其实根本不是。自己这是没见过真正的好生活,所以连理想都拧巴了。
重新认识了自我的傅秋芳向黛玉问起这些书的来历,黛玉只推说是些不知名的书生从西洋话本儿里整理出来的戏作,便宜摆在书坊里卖的。当初书院里要添书,她们偶然从坊间得来,现在要寻那些话本儿也寻不到了。傅秋芳却不大相信,这些书中思想虽然都套上了圣人之言的大帽子,乍读起来语气也颇平和,但一深想却是石破天惊,不啻翻覆天地,可不是戏作那么简单。黛玉也只是笑而不语,直到她们已成为关系极为紧密的好友,黛玉对她极为信任后,才谨慎地对她说起了顾萌萌那些提高女子地位的想法和希望。
傅秋芳从黛玉隐约的言辞里,敏感地察觉了黛玉背后的丽太妃娘娘志向不同寻常,不是安于在后宫安富尊荣的人。现在在她的支持下,便有了这个前所未有的女书院,若是有一日这位娘娘成为可影响朝政的太后,那说不定,传说中女子可为官的武后时代,就又会重现于世!
她幼时读史书,曾羡慕当年上官婉儿以女子之身宰制天下,后来年纪略长,却是再也不敢想,也不能想了。如今似是天降了一缕微茫的启示,让她的心思朝不可知的方向飘然而去。
如果……
或许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她不用为家族,为兄长所制,不用在后宅中呶呶争宠,亦不用青灯黄卷,空自叹世,她或许,也能象上官婉儿一般,不是傅家的小姐,某家的夫人,而是以傅秋芳之名,明明白白行于世间。
然而现实并不美妙,傅试在妹妹婚事上的努力多年,终于见了成效,他打听得体仁院官员甄应嘉的夫人去世已是一年有余,当即就靠了上去,各种讨好逢迎之后,竟成功地让傅秋芳与甄应嘉定了亲——给这位甄家老爷,也就是甄宝玉的父亲做续弦。甄家虽算不得顶级富贵,却也是与贾府地位差不多的官宦人家,傅小姐能嫁进这样的门楣,在时人看来,那可算是高攀。
对于傅小姐来说,这可就不算什么好消息了。甄老爷年纪已五旬有余,家里偏房小妾,通房丫头,嫡子庶子一大堆,可以说是集后院恶趣味之大成。依着傅小姐那等洒然自在的性子,高门公子尚且入不得她的眼,哪里会乐意嫁甄老爷这等老头子?现在她又有了别的心思,对这门亲事自然是极不乐意的,竭力与家中长辈及兄长多方争执。只是她父母见识短浅,只想将她赶快嫁出去,哪怕让她嫁个老头子都成,那贪着名利的哥哥好不容易攀上这门亲,哪里许她任性?根本就不管她的抗议,与甄家定了三月后成亲之期。
傅秋芳自显露了拒婚的意思,便被家里看管了起来,行止坐卧都被兄长派了好几个丫头盯着。——傅试倒不觉得妹妹会逃走,只担心她对婚事不满意会自杀,那他可就鸡飞蛋打,仕途无望了。
事情看上去虽已是板上钉钉,但傅秋芳心性可不与寻常小姐相同,父母兄长既是如此无顾她的意见,强行安排她的命运,她当然不会遵从。便是圣人称赞的孝子,逢了父母之怒,也是小杖受,大杖走。如今她要遭遇的,岂止是挨一顿大杖,这是要憋屈自己一辈子啊,在这种时候,所谓家门的名声算个啥。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150.傅秋芳的麻烦[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