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宫廷”的结论。毕竟当初贾家小公子在宫里闹腾了一夜都没事,太上皇最后也没如何处罚贾家。一个被丽太妃看重的女尼,可以私下宫里宫外来往,似乎也是很正常的事了。
周丞相心里真正生了警觉之意,他一直以为,除了三王爷和四王爷,并没有人能威胁到沈衍的皇位。那些年纪小些的皇子,或有外族血统,或者天赋愚鲁,生母也无格外得宠的,离皇位可谓遥不可及。
但这位得了太上皇深切宠爱的丽太妃已经有了儿子,十二皇子出生即封国公,就是当年最受宠的大皇子都没这个待遇,显是太上皇爱母及子了。皇帝已犯下大错,若是太上皇多活几年,改立这个孩子为帝的可能会有多少?丽太妃显然不是个省油的灯,到时,大晋出现一位摄政太后的可能,恐怕就很高了
在皇帝扶不起来,又把三王爷四王爷得罪狠了的现在,周丞相就是不贪这个“与番国和谈”的功劳,也得为自己的仕途和家族考虑,寻个备胎靠山。有了这样的想法,在妙玉分析了一番他与丽太妃合作,参与和谈的好处后,周丞相恰当其时地露出了感兴趣的样子。
妙玉见自己的话产生了效果,欣然道,“只要周相爷能令番国改变求娶公主的意思,在太上皇和诸多朝官的眼里,便是大功一件。想来功成之日,便是相爷得到首辅之位的时候了。”
“只是四王爷仍在边境与番国会谈,有亲王坐镇,且和谈并没有出什么篓子,太上皇可不见得会同意换人主持此事啊。”周丞相故意说了这么一句。丽太妃派人来请他出山主持和谈,定然已经对这个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案。能让太上皇临阵换将,难道丽太妃已经可以在朝政之事上极大地影响太上皇了吗?
“周相爷不必担心,”妙玉笑道,“太妃娘娘自有妙算,那番王吐吐不花,可不见得会有耐心与四王爷继续谈下去。用不了几日,太上皇恐怕就不得不换人来主持和谈了。”
“和谈好好的已近尾声,怎么会发生谈不下去的事?”周丞相奇怪地问。
“和谈双方都争执几个月了,若是最后四王爷受不得憋屈,气愤之下出了昏招,弄出几个刺客来想直接把番王干掉,一了百了,也是很可能的事啊。”妙玉云淡风轻地说,“吐吐不花总不会坐在那里等人杀,蛮夷之人脾气更大,自己差点被暗剑捅死,他还能若无其事继续坐下来和四王爷谈就怪了,不当场把朝廷派去的人员全都砍翻都算客气的。只是他们那边打仗的损失也不少,这回勉强算个惨胜,短时间内再组织人马和朝廷干一场也非常吃力。一文钱难倒英雄汉的事,在哪边其实都一样。就算番王不想,这和谈早晚捏着鼻子也总得谈下去,这不就是周相爷您出场的时候啦?”
妙玉将这些还没发生的事说得煞有其事,周丞相却彻底地惊了,他能听出这话根本不是在开玩笑,丽太妃根本就是早已安排好了这一切!他第一次感到自己的信息渠道出了大问题,丽太妃连数千里外的和谈都能插下手去,其势大到什么程度!拥有这般势力的人横空出世,他以前愣是没察觉出一丝一毫!
他连叹了几口气,带着几分了然道,“让四王爷和谈不成,反受其乱,这才是娘娘真正的目的吧。三王爷败战,四王爷又搞砸了和谈,太上皇必失望之极。如此这般下去,十二皇子前途早晚可期矣。大晋一场败战,两位王爷皆尘土扑身,赢家唯太妃娘娘啊。娘娘思虑,不可谓不深远了。”
“娘娘若在此处,必会说这回能有与相爷协作的机会,才是真正所赢之处。”妙玉站起身来,含笑对周丞相再次为礼。
七日后,大晋与番国的和谈果然出现波折。据传番王吐吐不花遭遇四王爷派出的刺客,差点在刺客手里丢了命。番王大怒,在边境率军追击四王爷一行人,大晋和谈的卫队被击散,最后四王爷只带了几个亲信狼狈逃回京城。
116.赢者为何[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