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20.丫头的教育问题[2/2页]

红楼之迎春女帝 阿丝达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黛玉忙向老太太解释她近日身体还好,正该寻些事情活泛活泛。顾萌萌知道这在贾府可是件新鲜事,连京城里的那些世家们都算上,也没有专门给丫头办“私塾”的,老太太这种反应再正常不过。便委婉地说道,“在宫里大姐姐和我说话的时候,也说过跟她身边的抱琴,进宫后就跟着几位女史学识字,现在都能帮大姐姐整理文书了。便是我们府里,凤姐姐这么能干的人,有时还跟我们姐妹说,后悔以前没认真学过几个字,弄得管账都不方便哩,倒是平儿姐姐小时陪着她读了一年多书,记得字倒比她多,账本儿多是先交到平儿那里去的。”
      这意思也就是说,不管是进宫,还是出嫁管家,陪嫁丫头有文化都很重要。你二孙女身边的大丫头不识字,这可比那些抓紧一切机会脱盲的丫头低了一等。老太太你难道就忍心让你家二孙女带着次等的丫头奔赴新生活嘛?求老太太给机会,让她的丫头赶快脱盲啊!
      老太太想了想,也觉是这个理,以后迎丫头要是进了宫,总是要带个得力丫头的。罢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孩子们喜欢,就由她们闹去罢。
      于是老太太脸色转和,“就迎丫头你怪想法多,你们想玩也就罢了。黛玉,你随便教得几回就是,别费力累出病来,还真指望着丫头里出个女秀才不成?告诉那两个丫头,别为了这有的没的耽搁了正经服侍的事。”这就是松口答应了,还让身边的琥珀去与凤姐说,搬取几张桌子给二姑娘送到那空房里去。
      宝玉黛玉都齐齐应是,顾萌萌欢喜地谢过老太太,带着两个玉儿回到自家院子,又派人去请探春惜春,跟一帮对新鲜事兴致勃勃的孩子们详谈这办“丫头私塾”的事。
      大家七嘴八舌聊了一个时辰,结果除了顾萌萌要塞给黛玉教导的司棋绣橘,这个私塾还又添了几个丫头“学生”:黛玉自带的紫鹃,探春的丫头侍书,惜春的丫头入画,还有宝玉那里的晴雯,都被兴致来了的主子们计划把她们往学习的苦海之中推。
      “学生”一多,只劳动黛玉一人也就不妥了。顾萌萌干脆狠狠地发挥了一把娱乐精神,提议把“私塾”升级成“书院”,让宝玉和探春惜春都加入到教学工作中来。正谈论到兴头上的大家都积极表示同意。在弟弟妹妹的公推之下,顾萌萌光荣出任了“书院”的山长。
      因为顾萌萌用那本诗集闯出来个“才女”名头,宝玉提议让这位新上任的山长给他们的书院起个好名字。
      顾萌萌揉了揉脑袋,再次无耻地抄袭了个俗到爆的名字“育才书院”,当年她的小学就叫“育才小学”,搬到这里用倒也凑合。其实她很想直接叫“红楼书院”……
      在“育才书院”山长的组织下,各位小先生经过一阵激烈的讨论,决定每天下午为开院时间,除了黛玉这个常任“先生”每日领着丫头们学习一个时辰外,其余几人轮流再带丫头们学一个时辰。若有事不能来书院,需要向山长告假。
      至于学习的内容,暂且就先用着私塾里开蒙的“三字经”“百家姓”之类,宝玉当即去取了一串铜钱,出了二门叫个小厮去书坊多买几本蒙书来,预备分发给丫头们。
      各人房中笔墨纸砚都是现成,“书院”在当天下午就开起来了。几个丫头十分懵逼地当上了“学生”,在黛玉的带领下,开始致力于“脱盲”的任务。

20.丫头的教育问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