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六章 金缕玉衣[2/2页]

背后有人 青衣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了一步,惊骇的看着窦鲲。韩娟感到惊骇可以理解,因为她和我一样对窦鲲不甚了解。但是窦武是窦鲲的儿子,他怎么也这副表情呢?
      我抬头看窦鲲,只见窦鲲正举着自己的右手,也是满脸惊骇之色。看窦鲲的样子,似乎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一掌居然能起到这样的效果。
      “窦老爷子,快闪开!”韩娟突然大喊。
      窦鲲闻言,立刻一个箭步跳出三米多远,离开原来站立的地方。一阵吱吱嘎嘎的声音传来,窦鲲刚才所立位置的两块地板竟然升了上来。
      地下宝库的地板,全部用大理石铺就,每块地板长和宽各一米。因为大理石光滑平整,连接的部分非常均匀,因此一直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在昨天晚上,窦氏父子也曾经用仪器探测过其中几十块地板,发现下面全部是实的。没想到,在没有探测过的地板中,竟然藏有玄机。
      刚才的地面震动,并非是窦鲲武艺高强,掌力沉厚。而是因为他的一掌,碰巧击中了某个开关,埋藏在地下的动力装置发动所致。
      我们四个人秉住呼吸,八只眼睛目不转睛的盯着那两块逐渐升高的大理石地板,心仿佛要跳到嗓子眼里来了。毋庸置疑,在隐藏得如此隐秘的机关中,一定藏有一个重大的秘密,即便不是《还魂宝卷》,也一定是比我们察看的三千多件玉器贵重得多的宝贝。
      地板越升越高,上升到大约一米左右的时候停了下来,我们诧异的发现,升上来的竟然是一块长条形的大理石。这块大理石高一米,宽一米,长两米,方方正正,如同一具石头棺材。
      棺材?我们彼此相望,纷纷猜测棺材里面是什么东西?是还魂宝卷,还是金银珠宝,或者是一具死人的尸骨?
      “窦武,打开它。”窦鲲命令窦武,同时对我和韩娟摆了摆手,让我们离开石棺远一点。
      我知道窦鲲是一番好意,相传这种神秘东西的内部,都会安装有防盗装置,如果贸然打开,会有生命危险。于是我和韩娟对望了一眼,一同退到宝库的门口。
      窦武围着石棺转了一圈,用手掌在上面敲击了几下,听了听里面的声音,然后对窦鲲点了点头。窦武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奇怪的工具,长方形,高度大约三十公分,顶端有两根折叠在一起的金属杆。
      窦武把长方形的工具紧贴在石棺上,把那两根折叠在一起的金属杆打开,上面的一根成四十五度角顶在石棺的一块大理石馆盖上。窦武安装好工具之后,拨动了一下方形工具上的一个按钮,然后迅速撤退,藏在一个木架后面。我听见,在那个方形工具里面传来一阵齿轮转动的声音。
      “砰”的一声,折叠在一起的两根金属杆突然伸直,把一块大理石地板掀起一米多高,从石棺上翻了下来。
      我们各自躲在角落里静静地等待了四五分钟,确信石棺内不会有什么机关暗器发动,才慢慢抬起头。窦武第一个走过去,一看之下神色大变,竟然惊呼了起来。
      “金缕玉衣,是金缕玉衣!”
      窦鲲,韩娟和我立刻跑了过去,往石棺里面一看,都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金缕玉衣,果然是一幅完整的金缕玉衣!
      中国是一个崇尚玉的国度,中国人是崇尚玉的民族,千百年来,玉一直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中国人认为,玉可以令身体不朽,可以让灵魂不灭。因此在汉代以前,帝王们有身穿玉衣入葬的习俗。在满城汉墓中,中山靖王刘胜和他的妻子窦绾就各自穿着一套金缕玉衣。每一套玉衣用金线上千克,玉片数千片制成。一直到东汉后期,因为用金缕玉衣入葬过于劳民伤财,这一习俗才逐渐被废弃。
      看到了陈飞宝库中的玉器收藏,我曾经为之惊叹乍舌过,但是我做梦都不会想到,陈飞的祖先竟然还盗取过一套金缕玉衣!即便是一套残破不全的金缕玉衣,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啊,何况在石棺内的金缕玉衣是一套完完整整,毫无伤残的呢?
      窦鲲和我们一样,开始的时候很震惊,但是当他拿着一个放大镜仔细查看了一番之后,却突然笑了,摇摇头说到:“我说这套玉衣的金线怎么会如此明亮,原来这是一套仿制品啊。从玉片和金线的材质来判断,这套东西的制造年限顶多三四十年。它是利用现代工艺,仿照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制造的。”

第七十六章 金缕玉衣[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