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章[2/2页]

背后有人 青衣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校办公室抽调一名年轻的、懂计算机的干事到校长信箱来工作。他还亲自制定了信箱总的原则:发布学校信息,解读教育政策,沟通教育问题,受理学生及家长投诉。并设计了一些专栏。校长信箱在网上一开通,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短短几天,来自学校内外,社会各个方面,学生及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信件络绎不绝,而且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其中绝大部分都与一高中无关,但却与教育息息相关。
      李振东看到了这样几封信件:
      李校长:
      我的孩子今年升初中,最近半个月开始,我就带着孩子四处奔波,参加一些社会上的考试。比如,有一个“明星教育奖证”,就声称拿了这个证就对小升初有帮助。有过来人告诉我,现在还没有到高峰,到高峰的时候,他每周要带孩子考四到五场,参加不同学校的入学测试。我不知道小升初的政策到底是怎样的?
      李校长:
      我是区里的一名教师。近些天,学校要求我们全体教师投保,而且非投不可。但这几年来我们教师每人每年被扣缴100元,上级说是给我们购买保险,但我们谁也没有见过保险单。当有教师生病住院时,我们也不能顺利理赔。
      更严重的是,我们有一个半月的工资被拖欠两年之久,最起码的利益都得不到保障。
      李校长:
      您好!我们是小学学生家长,特向您反映以下问题:1、校长亲自召开各年级(包括一年级新生)家长会,号召家长配合学校工作,参加培优班。2、学生进校就设小班,这些学生多为进校时赞助费交得多的。3、学校开办“八对五”班,学生上午8点到下午5点在校。中午在校进餐的,每人每月收200元,不进餐的收100元,为培优费。授课人为本校本班原班人马。
      一个学校不以学生的学业为重,想方设法赚钱,家长怎么受得了?
      李校长:
      我是十一中学初三(九)班的学生家长,该班每天的数学作业量太大,学生做作业不到凌晨两点不可能睡觉,由于每天的作业很多,怎么调剂也调不过来。但凌晨5点又要起床,做不完的作业跑到学校去抄,七点钟又开始上课。小孩、家长因此都非常疲劳,向学校反映,总是不行,因为学校要的是升学率。
      看完这些信件,李振东的眉头皱得紧紧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反映的问题无疑是真实的,然而这些问题又不是他这个重点高中的校长所能解决的。他建议,把这些信件都迅速转报到市教育局,请周健局长研究解决。
      负责校长信箱的年轻干事笑道:“李校长,这样一转,干脆不如把我们的校长信箱改为局长信箱不更好吗?”
      李振东一听急了,“别,千万别改。局长就是局长,校长就是校长。我李振东这辈子能当好一个校长就满不错了。从今以后,可千万别在我面前提什么教育局长。”
      “为什么呀?”年轻的干事不解地问。
      “我怕教育局长这个官。”李振东大声地回答。
      教育局长周健亲自来到一高中,就校长信箱和转去的那些信件与李振东进行了一次谈话。他对李振东的作法表示支持,也希望李振东能对全市的教育改革提出一些积极的想法。
      李振东深有感触地说:“现在孩子的学习负担太重,忙得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小小年纪的一些中学生,男生憋尿憋成了前列腺炎,女生憋出了膀胱炎。学生的学习负担太重了,压力太大了,如果我们的教育连孩子正常的生理时间都剥夺了,孩子的身体垮了,即使考试能得高分,那么我们的教育也是失败的教育。这样的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教育和教育工作必须改革。”
      “对,你说的很有道理。”周健局长听了连连点头。
      “可是,教育改革又是十分重大和复杂的事情啊!”李振东继续说道:“教育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说着顺手从桌子上拿起一个杯子说,“一个杯子生产得不好看、不好用,可以报废,而且可以再生产,废物还可以再利用。可教育的对象是人,改革实验不成功,我们不可能让孩子重新再来。”
      李振东的这些话,引起了周健局长的共鸣,两个人一直谈到了很晚很晚……

第三十九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