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虽不怯场,但表演功底仍然欠缺,再加上是这种场境跨度大,剧情节奏快的新戏,免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生生将楚宁大气磅礴的史诗级舞台剧演成s秀。
      不过也还好,至少演得让人能看懂,至少白当家就看得津津有味,至少其他人也都看得入神。
      这出剧开场就是海寇黑胡子掠县城,交代了楚家两姐妹的来历,将紫竹寨改成了紫竹村,在得到县尊招贤的消息后,两姐妹带着族人投奔,剿灭山贼,当上都头,升为校尉……
      为了不给人留下一个‘沽名钓誉的形象,在交代完自己的来历之后,后面的剧情就换了主角。
      新的主角是一对生于辽西郡的苦命鸳鸯,男主角名秦浩,女主角名陈二娘。
      秦浩与陈二娘两情相悦,私定终生,但那女方父母却嫌弃身为猎户的秦浩家境贫寒,不同意这桩婚事,要将她嫁给另外一位富家老爷。
      但秦浩不愿自己喜欢的女子另嫁,早出晚归的上山打猎,不但凑够了聘礼,还在天上人间给圆圆的父亲沽了一壶梨花白,又在红颜阁给陈二娘的母亲买了一支银钗,终于让陈二娘的父母答应嫁女。
      却不想,在成亲当晚,鲜卑人杀了过来,不但抢走了陈二娘,还逼死秦浩一家八口人,甚至连他投降鲜卑为奴的弟弟,也没能幸免。
      秦浩因平时打猎习武,身手敏捷,奋起反抗,虽身受重创,却侥幸从鲜卑刀下逃脱,在悲痛之后,想起父母和弟弟的惨死,想起新妻的下落不明,于是番然醒悟,看清了鲜卑之奸恶,毅然投奔了昭义将军楚宁。
      初听秦浩之名,陈隆建就隐隐觉得有些熟悉,而越到后面越觉得心跳加速,特别是演到后面,顾文雄大将军为了吸引鲜卑主力,被困平刚城,而昭义军在城外势单力薄,只能联合忠武军共同抗敌。为了争取胜机,昭义将军派出两个斥侯,意欲潜入平刚城,联络顾文雄将军里应外合……
      这其中一个斥侯就是秦浩,费千辛万苦,秦浩却在入城的紧要关头被鲜卑发现,为了掩护同伴进城,秦浩以一敌众,与鲜卑大战三百回合之后悲呼: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不畏强敌!不惧生死!
      扬我军威!耀我军魂!
      驱除胡夷!卫我华夏!
      ……
      秦浩死的时候,台下也响起了阵阵抽泣声,陈隆建蓦然泪下,他知道,楚郡守没有忘记——一直都没有忘记那两位在平刚城牺牲的同袍!
      作者有话要说:  我弄了一个很残的地图,整了半个小时,但不知道怎么传上来,先更新吧。
      [ig]i1bvig61713263b730322c5c903cjg[ig]
      第151章
      这出戏有三个最大的泪点,第一个就是陪戎校尉白马出东莱的时候。
      东征将士回望一次又一次,东莱百姓送了一程又一程。
      边疆烽烟起,山河满疮痍
      战鼓声声急,催我保社稷
      折柳话别离,此去千万里
      生死无需记,荣辱也莫提
      ……
      这段配歌由浑厚男声献唱,苍凉而悲怆,再配上那送别和回望的画面,几乎唱哭了大部份人。
      第二个泪点是秦浩全家遇害的时候,父亲护着母亲,母亲护着孩子……屈辱着、乞求着,可最后却伴随着鲜卑人残忍的笑声惨死。

第275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