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058章 战后交易[2/2页]

纪元1701 忠孝仁义礼智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土进口蚕茧,由缫丝厂加工成生丝,再转销到南洋或倭国。棉花原料也从本土进口,加工成棉纱和机制棉布,然后送到印染厂,这样的棉纱、棉布、印花布都大批出口,倭国、朝鲜、本土、南洋的这些消耗品需求很旺盛,这些棉布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北海进口的主要是各种原料,像倭国和南洋的铜矿砂和粗铜,朝鲜的铁矿砂和菱镁矿,好在北海的主要煤炭来自库页岛,北海本地也有少量供应,至于木材,北海林木资源很丰富,库页岛和海参崴的木材储量更是丰富,如果说什么缺乏的话,主要还是劳动力,尤其用于开采矿石的重劳力。北海下属的矿山,除了少部分使用了蒸汽机,这些矿山的附近有相对充足的煤炭供应,其他大部分的矿山主要还是依赖人力采掘,因此劳动力消耗很大,前些年俘虏的倭人、土人和哥萨克奴工,随着病死累死、矿山事故,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但是北海官府禁止把移民贬为奴隶,因此这些矿山的矿主急缺补充的人手。雇佣军在这几次战斗中,俘获大批倭人,上万名倭人被送上北海商船,贩运到各处矿区成为奴工。北海采用的是包身工制度,这些奴工的产权是包工头所有,矿区和工厂和包工头签合同、付报酬,至于日常的衣食供应和管理,完全由包工头负责,只要按照合约完成生产任务,包工头就获得相应的酬金,厂矿方面并不和奴工本人打交道。包工头来源很复杂,有北海商人,有北海军的退伍军人,有倭人的富商,有些是倭国的大名派出的属下亲信,还有朝鲜的王族官吏派出的代表,还有少数欧洲人冒险者。奴工不光倭人,还有一些从南洋贩运来的南岛人,从朝鲜贩卖来的奴人,也有不少本土人被卖做奴工,不过北海的移民官吏都要验看,一般本土人都会得到优待,被安排在相对劳动强度低一些,报酬高一些的岗位,而且按照财政情况,过一段时间会赎买一些本土移民的奴工身份,北海官府也鼓励北海下属的作坊和工厂善待奴工,不过这种事情不好强制,一般除本土身份的奴工待遇有所改善,逐渐被赎买为平民,其他的奴工的状况很辛苦,包工头的压榨很残酷。这也是北海工商业起家的最重要的资本来源。
      北海商业的外贸体系,在这几年发展很迅速,形成了周转速度很快的循环,从本土、倭国、朝鲜、南洋进口蚕茧、棉花、矿砂,然后出口合成染料、化工品、鲸制品、高级皮草、小五金、手工机械等工业制品,还在商业往来中大批输出锻压的印花金银币,北海建设基金开设的钱行大批吸纳民间闲散资金,并且开始建立有价证券的交易所,已经有了不错的资金积累。
      倭国幕府的财政收入,最大宗的是从农民手里盘剥的稻米,其次是外贸收入,主要是和本土、荷兰交易,再次是倭国的金银矿,尤其在美洲银矿大规模开采之前,倭国出口的白银在本土占很大比例。不过这些年,稻米由于连年丰收,米价越见下跌,外贸由于倭国幕府敌视天主教,除了对传教兴趣不大的荷兰,加上与天主教不沾边的本土、朝鲜,别的国家被禁止往来,因此外贸收益趋于逐渐减少。倭国幕府掌握的金银矿,开发时间已经很久,出产的金银也逐渐减少。从大约二十多年前,倭国财政就不断恶化,不过自从和北海开始交易,倭国的稻米大批出口到北海,倭国内部的稻米价格得到提升,这就从很大程度稳定了倭国下滑的经济,毕竟这个时代的稻米才是倭国财富的根本,稻米才是倭国最普遍的等价物。长崎的本土商人和荷兰商人纷纷从北海运回大批北海出产的化工品,长崎这段时间成为东方最著名的转口贸易港,幕府从中收取了不菲的税收。北海出产的锻造印花金银币,部分取代了倭国幕府铸造的金银币在市场流通,因为幕府前些年为了扩大货币发行量,大大降低了自己铸造的金银币的贵金属含量,这些北海金银币,使得部分倭国沿海城市,纳入到了北海经济圈,像长崎、大阪、江户,都多少受到北海经济繁荣的带动。
      幕府因为德川家宣出逃,控制江户幕府的柳泽吉保威望太差,这次高岛战役,给倭国各地的大名提了一个醒,倭国的各地大名纷纷公开或暗地的动起心思。倭国的政治格局,本来就是有实力者居于大名之位,最强大的大名担任幕府将军,而倭皇向来是摆设。德川幕府在五代将军德川家纲死后,暂时处于乏力的疲软状态。岛津家和细川家争夺长崎的所有权,已经触犯了德川幕府的切身利益,但是对马府的德川家宣默许,柳泽吉保的江户幕府鞭长莫及,在雇佣军的协助下,细川家暂时拿到了长崎的管理权。雇佣军没有占据倭国的土地,这让各地的大名都比较放心,而且雇佣军收钱办事的好习惯,让倭国大名们看出了门道,雇佣军收取了长崎的不少金银财货,还收了大批不值钱的农夫作奴工,这是大名们非常愿意做的买卖。倭国土地狭小,人口过千万,最不缺的就是农夫,拿金银粮食出来购买北海产品,收买雇佣军,大名们或许还有三分不舍,如果拿这些农夫能付账,那就太方便了,大不了到别的大名那里抢掠一些。从高岛之战后,倭国各地大名,或多或少,或公开或背地,都参与了奴工买卖,有些大名甚至派出自己的亲信组成包工队,到北海指定的矿山出工,当然这些劳务费,全部付给了大名指定的包工头。
      朝鲜状况又不一样,自从倭国入侵,其后不久又遇上女真人抢掠,人口财产损失很大,而且朝鲜朝廷一直陷于内斗党争,连粮食有时都不能完全自给。也就是这几年,随着和北海开发铁矿的规模扩大,至少王室的收入状况好了一些,得知高岛战役的大概情况后,朝鲜国王李暗中联系,希望庄不鸣看在老丈人的份上,佣金打个折扣,派遣一些雇佣军帮助守卫王宫,还要帮助押送北海交付的济州岛租金和矿山收益分红,还要在北海的贸易船队中参股,不过这事儿要求保密,国王用钱的地方很多,不过李不愿意让大臣们知道王室的额外收入。

0058章 战后交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