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0042章 建国通告[2/2页]

纪元1701 忠孝仁义礼智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海医生出诊,而且取得极大成效,给德川纲吉多争取了至少三个月的生命。在1710年春节前,德川幕府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向北海公开派出祝贺新春的特使,代表幕府向北海夏侯祝贺新年,公开承认北海夏侯国的独立地位。当然这是有代价的,德川纲吉的特使秘密提出要求,要求北海夏侯承诺支持德川纲吉的亲生子,六岁的德川吉长继任倭国幕府征夷大将军,并且北海要稳定保持向倭国幕府的开放港口继续输送物资,从倭国购买许可出口的稻米,如果倭国出现反对德川吉长的武力反对派,北海在得到德川吉长代表的幕府许可后,按照幕府提出的需要派出军队协助作战。作为交换,德川纲吉将立下遗嘱,未来北海反攻本土大陆的时候,在得到北海的要求后,幕府将军许可倭国幕府下属的军队和武士协助北海军对满清鞑虏作战。德川纲吉固执的认为,倭国的强藩和倭皇王室都是不值得信任的,连德川家内部都不大可靠,只有北海作为外援比较放心,北海没有强大到足以吞并整个倭国,而且作为外人,不会得到倭人的真心拥护,因此北海可以放心的用利益倚为外援,以威慑倭国内部不稳定因素。
      这是个非常怪诞的事情,第一个承认北海独立国家地位的居然是倭国幕府大将军,而此时尽管朝鲜和北海秘密结盟,甚至朝鲜王女已经秘密遣嫁北海夏侯庄不鸣,但是朝鲜一直不敢承认北海的独立国家地位。做为回报,庄不鸣立刻派遣一批新的保健医生,携带北海最好的药品和医疗器械,赶赴江户为幕府五代将军德川纲吉做全陪护理,满口承诺德川纲吉提出的政治交换条件。
      与此同时,自从入冬,在行营策划指挥下,北海军展开从建军后最大规模的战争预演。所有居住北海(不含海参崴和济州岛)的国民和平民,年纪在十五岁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健康男子,分两组编成演习动员队伍。一组为十八岁到三十五岁,作为第一批动员,另一组为剩下的十五岁到十八岁和三十五岁以上,作为第二批动员。即使在工厂和作坊上班的工人和工匠,除经过特批的技术骨干免于参加动员演习,其他都要分批参加动员,至少参加演习一个月。演习主要是预演从接获征集动员令,应征者如何按照行营指令赶赴集合点,应征者快速编成,编成后的短训和武装,队列操练和基本步兵战术。其实这次演习在军方看,主要是检验行营的指挥策划能力,对于匆忙新编成的这种民兵战斗力,北海军的职业军人普遍不看好,而且演习也明显暴露出这种问题。并非所有适龄男子都适合做军人,尤其一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人,是畏于受到惩罚才被迫参与这种武装演习,在队操和拉练演习中洋相百出,当然这些人的表现被记录在案,后来在一些后方的强制劳动中,这些人就改吃苦头了。参加演习的民兵经过在演习中的实践,做了很大的编制调整,最终行营确定了两种动员方式。一个是建立预备军制度,一方面招募志愿者参加预备军,另一方面从演习表现优秀者中选拔,平时正常工作外轮流参与军事训练,战时作为补充兵,填补主力营队中战损的编制空缺,预备军成员领取一份津贴,不过比北海职业军人的军饷少很多,一旦补充进北海正规军,立刻享受职业军人的高军饷。预备军作为行营新设立的第五个处,与其他四大处并列。另一个是建立国民防卫队,从演习中选拔人员,轮流组成巡防队,负责地方治安协防,在宪兵指挥下守卫重要居民点和仓库港口,担负战斗低烈度地区的守备巡逻。国民防卫队如果在本乡本土值勤,其临时津贴由地方城镇负责筹措,如果被调动到外地执行战斗勤务,则按照预备军标准发放津贴,如果编入正规军,则按照职业军人发军饷。国民防卫队隶属宪兵部,宪兵部独立于行营之外,宪兵原来是庄不鸣的亲兵卫队分出部分人员,负责看守重点仓库、城主府这些特殊关键地点的少数特种分队,那些穿越物资就属于宪兵的看守范围。宪兵部起初人数很少,随着北海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厂矿仓库需要宪兵的保卫,因此成立了宪兵部,后来法院、重要行政机关的保卫也纳入到宪兵职责范围。宪兵没有大编制,一般最多是加强旗队这种几十个人的规模,很少超过百人,而且宪兵各旗队分队互相没有隶属关系,直属于宪兵部。宪兵部独立于行营的军队体系和行政体系中的巡警、司法体系中的法警这种警察体系,直接对最高首领庄不鸣负责。
      1710年的春节,北海第一次全面使用电台和有线广播发出新年贺词,庄不鸣在贺词中,第一次公开使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遍授地权,再造皇汉”,发出明确的战争动员信息,并且宣布,将在1710年十月一日,正式建立国家,国号“夏”,设北海岛及附近岛屿(含库页岛)为北海郡,海参崴为外东北郡,济州岛为济州直辖区,届时公示天下。
      北海建国问题早就是北海军政高层的心病,不过忌惮倭国干涉,也担心满清在本土作梗,不过经历北海军对金州营八旗兵的作战,加上倭国幕府在春节前的特使率先承认北海的独立国家地位,北海上层,包括罗长佑下属的行政机构、大法官、立法院代表和军方,都一致同意尽早建国,不过考虑到筹备建国所需要的时间,取先秦以十月为岁首,计划把建国日期推后到本年度十月一日,正式建国立元。

0042章 建国通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