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电梯的时候,许晴感慨一句。
“那个小孩子驾驶f1,至少还要等三年。如果你儿子能够顺利加入我们车队,那么对于麦克拉伦的全球化策略是极有帮助的。培养中国的车迷,吸引全球的目光,从而找到更强大的赞助商,以及更快的适应新规则,我们每一步,都会走在法拉利前面。这样,还能保持两个赛季的优势。”车队经理喜悦的说道。
“到第三年,法拉利的‘青草计划发挥作用,经验丰富且年轻的车手一个又一个,我们又该怎么办?”许晴问他。
车队经理耸耸肩,“谁知道,或许那个时候,我已经不在麦克拉伦。”
许晴故作轻松的笑笑,走出技术中心大楼。
赛道上,有四五辆赛车进行着模拟比赛。
莱科宁和库特哈德刚刚结束训练,一边交谈一边披着毛巾准备进入技术中心休息。
他们看到孙旭阳,同时停下脚步。
宽广的身体和结实的肌肉,像是两座小山。
他们拥有几乎与脑袋一样宽的粗壮头颈,令人生畏。就是一般的拳击手,也没有如此强健的脖子。这是因为驾驶f1赛车,戴着安全帽的头部是暴露于驾驶舱之外,除了在过弯时必须承受4个g的横向离心力之外,在剎车时往前的减速力道更超过5个g,在那样的高离心力状态之下,头部和安全帽的总重量会变成原来的5倍,约25公斤,如果没有特别强壮的头颈,根本就不能保持固定的位置,更不用提看清前方的道路。
库特哈德忽然举起强壮的手臂,拍打在孙旭阳的肩膀上。
这手臂沉的像一个铁块,只有长期的比赛和训练,才能练出这样能在高速时空气的下压力的作用里转动方向盘的手臂。每一场持续300公里的赛事煎熬,都是对手腕和手臂的力量极大的考验。
这样的手掌放在孙旭阳的肩膀上,仿佛只要使劲一捏,孙旭阳的肩骨就会碎裂。
不过从库特哈德深邃的眼眶里,孙旭阳似乎看不到敌意。
“今天晚上……我们……再比赛。”库特哈德用极其缓慢的英语说一句话,接着再拍拍孙旭阳的肩膀,跨着大步,走进技术中心。
场上的模拟比赛还有三十多圈才能结束,50多岁的车队经理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等待,于是向赛道管理人员发出暂停比赛的指令,提出试车。
工作人员在终点线挥舞红旗,所有赛车被清空出场,并且出动赛道维护车,清理整条赛道。车队的技师们也纷纷到位,随时准备给试车手更换轮胎或者加油。
孙旭阳想不到会如此的大动干戈,心中吃惊。
“试车是一个车队考察新人的重要步骤,通过试车,就意味着成为车队的候补车手,所以马虎不得。”许晴走到孙旭阳身边,说道。
那些原本在练习或者准备的车手,一个一个都盯着车队经理身边的孙旭阳,或多或少的流露出妒嫉的眼神。这种f1车队,每年一共最多放出三四次的试车机会,而获得试车机会,就等于获得一张进入f1赛事的入场券。
“他们都是从f3选上来的吗?”孙旭阳迎着他们的目光,轻声问老妈。
“今年麦克拉伦的选秀一共挑选9个在f3赛事成绩突出的车手,有些是欧洲f3锦标赛总冠军。麦克拉伦空缺的车手的位置,总会引来不少的优秀车手。不过f3和f1毕竟是不同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和你一样,都没有任何驾驶f1赛车的经验。”许晴解释道。
第464章 不服[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