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四章 临阵脱逃 3[1/2页]

忠王远征史 回马一腔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首发首发
      随着十几名大汉一起合力发声,将滑翔机推出“轨道”,上校李秀成便开始了腾云驾雾般的体验。
      山区的风很大,高空的风更大,而且夹带着冰箱内部的那种温度。这是上校头一遭体会到风其实也是带有温度的,风他妈的能将人的皮肉分割成一寸一寸的碎块,而后分别予以冰冻。
      脚底下山峦田埂缓慢地朝后移动,一格一格的稻田活像那画好的棋盘。上校从耳边呼呼掠过的风声中,分辨出滑翔机木质骨架发出人体骨折一样的可怕响动。他要实现“空中飞人”的完美壮举,在滑翔机承重已经接近极限的情形下,自然舍不得再披一床棉被御寒,现在只能磕打着上下牙床挺住。
      方圆几十里的景致尽收眼底,只可惜上校被犀利的寒风吹得热泪盈眶,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无暇他顾。
      村口的阻击阵地激战正酣,到处燃烧着一团团烟火,依稀可辨攻守双方犬牙交错的态势,就仿佛不合尺寸的齿轮错误地咬合在一起,不时发生错位及崩动。估计郜云官他们的仗已经打得白热化了。上校琢磨假如滑翔机拥有动力转向装置,老子飞临狗日的清军头顶,只须一筐手榴弹就能把敌人炸得血肉横飞!叫人遗憾的是目前高空轰炸的客观条件还不成熟,老子他奶奶的只能眼巴巴看着狗杂种们嚣张!
      似乎是为了配合及印证上校的大胆设想,村里突然爆发了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一股黄黑色的浓浓烟柱直冲云际!上校猜想是不是豁嘴在按老子的吩咐搞爆破试验啊,怎么弄出的动静如此夸张?那爆炸声惊动了山岭间的老鸦群,黑乎乎一片惊鸦腾空而起,尖叫着飞抵滑翔机下方,其中的一只甚至碰撞到了上校的脚板,虽说不怎么疼痛,却着实吓了他一跳……
      最初滑翔机离开悬崖之时俯冲力极大,几乎呈锐角斜扎向地面,那一刻上校明显感觉自身处于失重状态,心里暗叫不妙,只怕十九世纪第一起飞行悲剧要落幕了,老子就是那个倒霉的猪脚!
      但由豁嘴阿六手工缝制的牛皮降落伞被大风充开以后,滑翔机明显获得了空气浮力,机身开始平缓滑翔。上校明白这土法上马的飞行物很给面子,已经闯过了第一道难关,起码没在第一时间把老子摔成大清航空史上的革命先烈!
      然而接下来产品工艺结构和原材料方面的种种弊端,便开始诱发上校的心血管系统,身体有了确切的发病征兆——滑翔机机翼两侧悬挂的大麻包忽轻忽重,连带着机身左右摇晃摆动。
      奶奶个熊。这样发展下去机身的木骨架极有可能发生断裂!上校所栖身的“空中摇篮”也像秋千一般荡个不停,他要一边拉放调节绳控制滑行路线,一边还要强行压制想把体内五脏六腑呕吐一空的恶劣反应。机翼下吊着的两只麻包吱吱呀呀哼叫,平展的线条渐渐弯曲变形,上校惊恐地注视着这一对小木匠的代表作,心说宝贝你们可千万不能关键时刻出毛病啊,你们的运行轨迹关系到中华近代史的发展轨迹,咱可不能给历史抹黑呀。
      滑翔机就这么摇摇晃晃飞出了几里地,飞行高度慢慢降低,有几次几乎就擦着山上的树冠飞过,刮得承载上校的吊篮噼啵一阵乱响。
      此时村口阻击战场已经被滑翔机远远甩在后方。上校回望战局,发现刚才从高空俯瞰酷似当代电子游戏的战斗场景,这时因为高度降低而变得更加立体真切——原来小蚂蚁搬家似的黑点儿,已经扩大作模糊可辨的战士,而攻守双方的士兵彼此纠缠成散乱的一大片;先前曲曲弯弯拉成弧状的阻击防线,面临清狗们连番不绝的冲击!清军队形如同一个头尖尾阔的楔

第十四章 临阵脱逃 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