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五十七章 游说[2/2页]

北宋仕途 孤心书生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京城,相府。
      “唉,”司马光长嘘一口气。跌在大厅的椅子上,老态尽显。
      一天终于又熬过毒了。
      是的,
      积案几尺的公文。应酬繁多的人际关系。朝堂的纷争。以及与政敌钩心斗角你死我生的惨烈,无不让这位混迹官场几十年的老人感到了丝丝疲惫。
      今天,围绕着官家去不去泰山封禅。整个朝堂又吵了半天。来来去去,还是那么几句话,去与不去而已。
      他与王安石一方还在观望,反对的臣子都是一些小虾米,只图个吵的热闹罢了,真要他们决定,还真做不了准。
      甚至说,就算他与王安石都做不了准。
      一切,都由皇帝说了算!
      如果皇帝真铁了心要去。谁又能阻止得了?现在让皇帝这般犹豫,全是太皇太后的态度。曹老太后明着说不行。强硬如官家。也不敢顶着不孝的骂名去忤逆!
      曹老太后对朝廷内外的影响。只比她当年的婆婆刘太后稍逊一点点而已。
      皇帝父子能顺利登基,不多不少也有这个曹老太后肯的功劳!
      试问……
      司马光脑袋又疼了,这其中的关系。真他娘的复杂!
      是的,司马光要骂娘了。作为宰相的他,压力还真不是一般的大。先他得顶在皇帝与百官的中间,接着他还要顶在太后与皇帝的中间,两相压力,真要把他压弯了。
      这让他不由羡慕韩稍,这位老相公,当年是怎样成功地在曹太后与先帝之间和稀泥的呢?
      下人沏上热茶,才喝了一口,司马光现儿子司马康急匆匆奔了进来。
      司马光奇道:“公休,何事如此匆忙?”司马康奔到司马光跟前,从怀里掏出两样东西,递上去:“父亲,这是您的信,海州送来的!”
      “海州!”司马光精神一震,接过去,仔细一看,两封信,一封写着“司马相公亲启”的字样,一封表面光洁。什么字都没有。
      一看字样,司马光眼睛一亮:“正是子贤的笔迹。”说完迫不及待地开信,急欲一看。
      越看脸色越是复杂,目光中还有震惊与恼怒的神色,看完后,司马光闭目沉思一会,倏地睁开眼,双手一扯,几下把看完的信给撕得稀巴烂。
      司马康见状大惊失色:“父亲,您这是为何”
      司马光瞪他一眼:“不要多嘴。拿火来!”
      “火?”司马康大是不解。
      司马光一扬碎信:“把它烧掉!”
      司马康虽然还震惊疑惑,却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思,招呼下人端来火盆。
      直到看见信纸在火盆里尽数化为灰烬,司马光这才稍稍嘘了一口长气。神态却还没有放松,把玩着剩下的另一封信,沉吟犹豫,最后才慢慢把信收在怀里。
      “父亲,”司马康欲言又止。
      司马光反问:“公休,信从哪里来的?”
      司马康道:“据说是通过宫里的渠道。送到杂志杜,让孩儿转交父亲。”
      司马光点点头:“这个范介古还算机灵谨慎,子贤让他送信予我,他怕直接送达依然引人注目,这才先送到你处”不错不错!”
      司马康忍不住问道:“父亲,这是怎么一回事?子贤要做什么,要您这般谨慎小心?还有另一封信
      “公休!”司马光喝道,“你不要问,有些事。你不需要知道!你做学问去吧,那《资治通鉴》写得如何了?”
      司马康大是委屈:“父亲,孩儿是您的儿子,也该为您分忧。您不要总是把事情都放心里,这样会憋坏的!”
      司马光一愣,既而宽慰一笑:“公休,为父知道你关心父亲。但是。这种事你不适合参与。你无心官场。醉心学问,牵扯太多政治之事。有害无益。听为父的话,莫要掺合。为父一心要修一部传之后世的史书,可惜公务繁忙,时间不多,网好你是最适合的人,若能修成,就是帮了为父的大忙!学问上有你。公事上有子贤,为父也没什么可以遗憾的了!”
      “父亲”司马康红了眼珠。他也知道,父亲是为了他着想。不愿他牵扯太多政治恩怨,这样也好保全后代子孙。
      司马光拍拍他的肩膀,呵呵笑道:“去吧。为父有些事还得琢磨琢磨。”
      司马康鼻头酸涩,眼泪差点忍不住耍掉下来,强忍着告辞而去。
      司马康一走,司马光的脸顿时沉了下来,喃喃地说道:“子贤,你怎么敢这么做,怎么敢”
      司马光大有把怀中那封信拿出撕裂扯碎的冲动,盖因这封信是写给蜀国公主的!
      蜀国公主,治平年间那叫宝安公主,是英宗与高太后的女儿官家的亲妹妹!
      英宗驾崩,她以守孝名义出家为道,在宫中一隅修行,这些年来,不大在公众面前出现,也不理世事许久。
      而今,沈欢却要破天荒地写信予她!
      沈欢在写给司马光的信里已经把最近生的事与目的详细说了一遍,不出他与范纯仁所料,沈欢在追求进步,想要回京。当然,他司马光是宰相,要提拔一个人,自无不可。可是。沈欢所谋甚大,因此需要造势,使官家去海州成为事实。
      要去海州,也太过突兀了,以封禅之名,到了泰山,封禅过后,再顺势提出到海州一看的主意,以官家的性子,没有道理去不成。
      所以,一切的关键是要封禅成功!
      如今,官家最忌讳的就是曹老太后,老太后不话,不放行,官家就走不成。因此沈欢想了个主意,那就是通过蜀国公主向曹太后游说。请她允许官家去泰山封禅。
      曹老太后一向疼爱蜀国公主。对她出家一事,也报以同情之意,怜惜之下,也许会同意蜀国公主的恳请。
      而蜀国公主与官家,当年与他沈欢结交于微末,多年以来,也算有个交情。这个人情,也许能用一用。而且会派上大用场。
      说实话,司马光也相信这个人情会派上大用场,但是,他不敢芶同。
      沈欢的目的,大多不能对外人说。所以司马光把那封信给烧了,免得为人所知引出大麻烦来。
      至于请蜀国公主出面的手段。司马光更头疼了。宫闱之事一向残酷隐晦,沈欢敢牵扯进去,一旦事情传扬集击,蜀国公主怎么做人,让皇室怎么处置?
      届时,他沈欢作为始作俑者,又该受到什么处罚呢?
      “还得好好考虑,好好考虑”司马光喃喃地说着。

第二百五十七章 游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