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交待的。”那禅智道:“你好好待着反省吧,说不得明日罚你做苦工。”禅觉看了禅智一眼,似是不喜她多言。
大屋内都是杂物,只摆得十分整齐,也没有床,夜寒便在一堆干草上安顿下行装,不觉间竟睡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夜寒被人的说话声惊醒,他听一女声道:“他倒自在,还睡起觉来了,不知把我们搅得大乱。”夜寒听这是禅慧的声音,睁眼见禅智,禅慧手提竹篮,站在门口。禅智道:“你好享受,反要我们伺候你。”夜寒慌忙起身道:“麻烦你们了,我有干粮。”禅智道:“凉的怎行,我们带的都是刚做熟的,你趁热吃罢。”夜寒千恩万谢地接了。禅智,禅慧却不走,都看了他吃。两个人神色古怪,带着笑意看他。
禅智道:“师姐不让我们多跟你说话,只你这个人与众不同。我问你,你知不知道师叔们都气你呢?若没有我们师傅拦着,说不得报官抓你呢。你就是个大仙,也不许浪荡到这来的。”夜寒道:“师姐们平日都理悟佛家经典吗?”禅慧道:“我们还没到那个程度,还是以干活为主的,只早晚功课不能耽误,平日由谁守殿敬佛,是师傅安排的。”两人见夜寒吃完了,取了应用之物去了。
禅玉吃罢晚斋,回到禅房。师太并未询问她什么,使她紧张的心松懈下来。房中独坐,这禅尼儿又陷入惯常的冥思苦想中,一会提笔纸上题诗曰:
禅悟
身入佛殿整三春,快意得道无此门。
万念俱灰空自叹,始觉此声有禅音。
禅玉盘膝床上,打坐了半晌,便有些困乏,这又是迥异往常的事。她心绪烦乱中又下得地来,推门走到庵后花园中。清风徐徐,吹在她的脸上,庵内屋檐下的几许风铃拂动,发出哗玲玲的响声。禅玉静默许久,方又回至禅房,想及与夜寒终是殊途不能同归,不禁怅然泪下,思量了会儿,纵笔胡乱涂就了一首无韵无律的诗来,诗曰:
离乱曲
庙宇风铃梵音唱,禅儿春心暗惊扬。无
奈情随花落去,山夜耿耿秋月长。君人登山
可自返,伊人回头再已难。古来只见芳心洁,
谁个男儿有心肠。僧衣僧帽终不悔,千劫万
世不复还。若要禅心回天意,恰似观音抱子
嫁人郎。尔生相思不可笑,大梦一醒何彷徨。
身洁志坚亦佛理,静心禅意不可欺。愿君款
来婉娩去,湘江水畔吹天笛。魂自相随魄相
伴,水清风扬酬谢意。魔障化羽成仙喻,禅
玉独坐参天机。
禅玉写罢,却更觉了心下混乱不堪,无奈中又坐回床上,抱膝独坐静思,任那时间随着秋风流逝
夜寒在那草木堂中,席地而卧,他心里想道:“禅儿,你何不知我心?你是知道的,可又为什么不相信呢?禅儿,一味快乐的心灵是浅薄的,是不值得品味的,多愁善感的心灵才是深刻的,聪慧的,才是蕴涵着一种旷达飘逸的至美的。我寻找的不是感情外露,奔放热烈,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而纵情欢笑的幸福者;我探究的是那将情感深藏,身处困境而以沉静的心默默观察,以凄楚的微笑回报喧嚣的神秘莫测的愁苦人。慢慢的,我掌握了一种技巧,一种探查人的内心世界的技巧,尤其是在那欢快氛围中暗自饮泣的心灵的技巧。你的神奇微笑,你那梦幻般的眼帘后,泪网中的迷怨,你那娇柔躯身颤抖下的情怀,你那不知被什么东西压抑得失去求生意志的无望呻唤,还有你那无所依恋的精神世界的混乱,都躲不过我忧伤锐利的眼,逃不出我痛苦敏感的心。是的,我也想知道,佛是什么?它是一个人?一个大觉大悟,大慈大悲,先于生死,超脱于生死的神奇生物?它与宇宙共存留,先于日月而生,后于星辰而终?释迦牟尼便是原始佛祖吗?不是,因为他经参悟才成佛,那么先始佛是谁呢?是空冥的宇宙和奇异无限的微观,宏观世界。佛即宇宙和宇宙运行的规律。佛不是人,人不能成道,佛亦不能托胎于人,他既先觉先知,是不必再经历世事沧桑去增加见识的。一个人幼年是不能通晓世间一切学问的,学问不仅是知识,也是一种情感。三岁的儿童是不会懂得爱情这门学问的,有道德的人也不会去懂欺骗这门学问的。佛也不会去懂俗世的许多学问的,那样他不也成了俗人吗!生存空间对于地球上的人和动物来讲是有限的,为了生存,自然免不了战争和生存竞争。宇宙或许有其循环往复的一面,但人类的发展却只能由低级走向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其并不是循环的。生老病死不仅为所谓成道的佛看得开,很多有修养的人已经不为此事而苦恼。世界不仅仅是苦的,也不仅仅的快乐的,它参杂着这两种状况,世上没有无痛苦的快乐,也没有无快乐的痛苦,人不能以一时 的痛苦失意来看待人生。人生是短暂的,但与三,五年相比仍很长远。一个普通人,工作本来是为了挣钱,其劳动基本是单调的,乏味的,机械式的,是痛苦的,但许多人却能从中得到乐趣,因为工作的后面不仅的操劳,还有成功和创造,这怎么能说不是一种快乐呢?工作之余便是家庭生活,社交。娱乐。是纯粹的享受,该是快乐的,可经世的人又明白,八小时之外的苦痛绝不少于八小时之内。人们在生活着,永远地在生活着,为什么要刻意去追求所谓解脱一切苦恼的方法呢?得到的话,那么快乐也便消失了,就象权利和责任一样是伴生的,单求一点那都是不正常的。未成佛的人不配与我论佛,见了佛的面我也不敬佛,因为我不信佛。身处庙宇,肩披袈裟便自以为是上人了,这种自我显露和标榜不足以说明人的内心世界如何高洁。心中安静平和,不为外力所毁所伤,自持机缘操守傲立于天地间,完人也,胜似佛禅。”
一时间,夜寒觉得有许多话要与禅玉说,不吐不快,起身出门行到庵前,又忖道:“我是不是得寸进尺,有些过分了?唉,只我胸怀坦荡,并无邪念,只为求证所思所想,也算是参禅,师太不该怪我。”胆子自壮中,推门不开便翻墙而入,在院中他便看见禅玉房中亮着灯,他挺起胸膛,理直气壮地往人家的禅房走。夜静无人,碧月当空,正是推心置腹的好时间。夜寒忽然间心中美得想笑,这莽撞可真是痛快淋漓。
夜寒推门进房惊动了禅玉,她见是夜寒,惊得微张着口儿,立时脸热心跳起来,强自镇静道:“你这狂生,夜入庵堂,意欲何为?你难道不懂得礼法吗?”夜寒灯下望美,只觉更奇,也不怕她了,微笑道:“禅儿,你对月独坐,不能抱身守一,浑成处子之身,见我即红晕扑面,心思若何,可相烦告我吗?”禅玉气道:“你”却说不下去。夜寒关上门,站于椅后叹道:“禅儿,你真的不知我心吗?”禅玉道:“知又若何?不知又若何?”夜寒道:“若知我心,当为我妻;不知我心,我当相告,亦为我妻。”禅玉脸露不满,道:“这是禅地,不是婚姻登记处。”夜寒又道:“我不信禅,但我比信禅者更知禅,我不参禅,但我与禅常常会于郊野,通于自然。禅就是我,我就是禅,若为禅者,先作吾妻,禅儿,你随我下山去吧。”禅玉不知怎么,第二次露出了微笑,她嗔道:“简直就是胡说,瞧你这样,就象是真事似的。”旋即笑意又隐去,叹道:“世间有苦皆命运,尘埃中参仍真禅。夜寒,我也自俗世来,你不要骗诱我了。”夜寒气道:“万物劫难非天命,佛祖心中亦无禅。禅便是假,假便是禅,我骗你何来!我喜欢的是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不是那些虚虚幻幻的东西。”
禅玉不语,行至桌前,提笔写道:
佛意难相弃,情思不可言。
欲避梦中君,秉烛夜参禅。
夜寒不但看了这诗,连她刚才写的也都看了,叹道:“禅儿,我们的心思本就是相通的,你看我来时写了什么?”禅玉奇道:“什么?”夜寒也拿出一张纸来,禅玉见那上写道:
夕阳方坠已醉卧,朦胧际头寻奈何。
梦中不见伊人面,便知芳心愁未眠。
禅玉看了心中大恸,又是喜欢又是感动,看着夜寒说不出话来。夜寒轻声道:“我认识一个女孩,一等一的可爱,她曾说过,欣赏偶像而不崇拜偶像,崇拜偶像而不迷恋偶像,迷恋偶像而不忘掉自己,乃真正之歌迷也。现在我想说,参禅不可信禅,信禅不可迷禅,迷禅不可忘世,乃大禅也!禅儿,你难道不能和我说真心话吗?我们非要这么躲躲闪闪的打哑谜?”这禅玉美眸忽闪飘飘,唇儿轻启,曼声道:“狂生小儿,你自命风雅,独诩风流,汝可知何为上人,且说来我听。”夜寒心中气苦,他却不能所答非所问,朗声道:“佛家称修身有道,诵经有得而上有德慧,下有智行,毅志凝重,操守纯净,且言语举止,皆出乎世人之上者是为上人。《摩诃般若经》上曰:‘何名上人?佛言菩萨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可见,上人者,必是大智大慧蕴于内,骨格风姿现于外,抱心守一,独参上道,神不虚张,惊于外物,无悲无喜,无愁无忧者是也。然而我东方夜寒非为禅者,从未参悟大道,求幻虚冥,然俗者亦有吾浅陋懒散之上人观。”“讲。”禅玉急切中带有一丝怨意。夜寒道:“在我心中,上人不外乎是崇尚理想,尊重现实,虽寻风花雪月,迷离朦胧的艺术,思想境界,但绝不陷入毫无责任和道理的虚妄的什么空冥世界。上人,他循乎历史,顺于自然,责任于现世国家,绝不虚伪推托。他清醒,卓智,果断,也温柔,聪慧,灵秀,出乎于世,入乎于世,知道而不妄耀经道于人前,明理而不惟以理教固神魂,他以自我为人生根本,然亦不纵惯私心欲行。其所言所行皆出自其所思所想,其所爱所恨亦来自其本性的追求和向往,而决不屈就于外物的逼迫和侵袭。上人者理智而不乱于智,知情而不惑于情。人生时短,何去何从,上人他绝不会没有最后的抉择。”禅玉听了轻斥道:“淫思邪说,快住口,勿污了我的耳目,你,你乱我心神”夜寒心中咬牙道:“我就是要搅乱你修行虚伪大道,执迷不悟人间至情的顽固低劣。动汝春情,张汝爱波,迷汝灵魂,荡汝心魄,只怪我做的还不够好。”
禅玉手捂心口,镇定了一会子心神,才又冷冷言道:“伶牙俐口,却也胜却庙外的蟾蜍唧哇。门外俗人蠢汉不足与我讲经论道,莫自认折服了芳心慧泽,你的品质修行差的远呢。”夜寒咬牙道:“这我自知,女儿家清许如流水,灵秀似月波,俗男粗汉自比不得,可圣尼高自观音者,只怕也有男儿的一半骨血,古来石头中蹦出者,也只有孙猴子一个。”“哼”禅玉咬着唇儿,已是气极,低下头去,似在高宣佛号,以却入耳的污秽。夜寒不依不饶地追问道:“禅姑尚有何事不明,相烦告来,我一一赐教。”禅玉道:“何谓三教九流者?”夜寒皱眉道:“书上说:三教是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分两类,一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者也。二指世事职业,且分上,中,下三等。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员外,六流客,七流烧锅,八流当铺,九流是庄田。中九流: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工,七僵八道九琴棋;下九流:一修脚,二剃头,三从四班五抹油,六把七娼八戏九吹手。”禅玉听了笑道:“快别张扬了,窗外的月儿,鸟儿在一同笑你呢。我考究的就是你的诸子百家科目,你可详言先秦争鸣的纵横百论,我即服你。”夜寒道:“我不用你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理教学说,何止百家,吾才食几年皇粮,度几许寒窗,就敢讲经道义。只吾言者皆我所见所识,更为吾独有心音,已儿心坚,胜似参悟了千家百道,万流学说。”
两个人都静了下来,禅玉未再追问夜寒,她缓缓抬头看窗外沉寂的夜色,良久,她叹道:“你还要呆多久?”夜寒听了道:“你赶我走吗?”禅玉又叹道:“你走吧,我要睡了。”夜寒道:“我还有话要说。”禅玉道:“我不想再听什么,你有话就写下来,我性喜静的。”说了让了椅子,自坐到床上去。夜寒也不客气,坐下来沉思了一会儿,写下了三首七绝,诗曰:
佛地
空冥宝殿禅纵深,吾君亦勿藐俗尘。
千年山寺古佛地,无不宇内失意人。
禅心冷
佛儒万年渐衰微,禅经真义谁见存。
纵使得道升天去,终是江南女儿身。
妄世祖
来世功德谁者见,普度众生亦骗人。
若是禅意都参尽,何必面壁弄深沉。
夜寒写了一张,又取纸写上许多字去。写毕,勾挑着改了改,推桌站起,也不看禅玉,开门走了。
不说夜寒回自己的住所去睡觉想心事,禅玉坐在床上,待夜寒走了好一会儿,才行至桌前,见了三首诗,心中已是大动,思量道:“难为他一片痴心,可这真是真的吗?我便能随他去?甚至连他的名字的真假还不知道呢。”又往下看,见又有一首杂言诗,其曰:
夜语
静夜无望来相伴,禅儿贞洁不与谈。抱
身守一虽天理,妄视真纯何佛禅。寸草芳心
五六段,一魂无依随君牵。望汝昂扬早决断,
永生永世不缠绵。 质本洁来还洁去,清
风柳絮语天言。东风识得春妩媚,夜寒不做
葬花人。君子怨,长夜叹,佛灯本无恋,俗
尘尚有缘。伊人芳帘望自启,与苍天,齐眉
掌烛共夜寒。
看到最后一句,禅玉的身心又都抖颤到了一处,她想哭都哭不出声来,哽咽着熄了灯摸黑跪卧在床上,身体抱成一团,便拉被来盖,仍觉冷得透心,不知不觉间,她在悲凄中昏睡了过去。
此时山中庵间,除了松涛风鸣,再就是庵中的风铃仍哗玲玲地轻响,月光自树间照到院中,已经破碎成无数的斑驳。不知过了多久,禅玉悠悠醒转来,泪水自腮上滑下,她呆呆地望着窗外出神,好象她要这样一直坐下去。她侧耳听着,手中仍握着夜寒留诗的纸张,一字一句地品味着其中的韵意。不论怎么想,她的泪水都是止不住的,天地间谁知道她的伤心事呢?夜不知道,月不知道,夜寒不知道,甚至她自己也不知道
良久,禅玉下地开灯,揭开砚盖,缓缓地重又研墨,提毛毫饱蘸汁液,边流泪边在一块上好的纸绢上纵笔写下了一首芳心的诗来。诗曰:
风铃惊魂曲
慧夜独冥起,静听思风铃。
碎屑玉片子,卓然撒天庭。
寒床卧孤寺,月雪照墙垣。
魂动惊飞鸟,腮莹碧珠行。
八十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