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允文点点头,对那杨道之道:“杨院外,请到这边一谈!”
两人来到一处僻静之处,寻了一块石头坐在。张允文拿起一根树枝,无意识的在地上划着。
“一共有两个问题!”张允文说道,“第一,是建筑材质!我汉族自古以来,皆用木材砖石作为原料,虽说建筑精美,建设快速,然而终究易毁于火灾!所以,这军事院校我与采用全石料砖瓦制造!”
杨师道听言,沉默片刻,对张允文道:“若是采用全石料砖瓦,那建设成本可要增加许多倍!此事还得陛下做主!”
张允文建议道:“杨员外看到那边的滩涂没有?在这边建立一个砖窑,取河滩上的泥土烧成砖,然后直接用于此处的建设,你看如何?”
杨道之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好!将军此言的确可行!”
“既是如此,还望杨员外尽快将此事报知陛下!”
杨道之“嗯”了一声:“下官今日便去!”
“第二点!”张允文指了指正在搬运材料的那些工匠,“他们的工作效率实在太差,整体的施工进度也很慢!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何不给他们配上一些更好的工具,向什么推车、滑轮之类的?”
杨道之顿时诧异的说道:“这便是最好的工具啊?嗯,张将军所说的‘推车、‘滑轮是什么东西啊?”
张允文顿时用手中的树枝在地上将一些简单的工具画出来,一边画,一边向杨道之讲解这些工具是如何的省力。
终于,当张允文花了近一个时辰将这些东西讲述完之后,那杨道之激动的站起来,向张允文一揖道:“听得将军一席话,果真是胜读十年书啊!道之在这里多谢将军指教!”
张允文“呵呵”笑道:“杨员外客气了!你我同为陛下办事,自当相互扶持!”
接着,张允文便没在这里多加逗留,而是嘱咐杨道之尽快向皇帝述说刚才这些建议,然后便离开了这里。
杨道之当天便将张允文的建议报上,李世民看了之后,大笔一挥,完全同意张允文的建议,将原本计划的木制结构改为砖石结构。
虽然此举遭到了户部官员的埋怨,说是改用砖石结构之后,建设成本将会大大的增加,要多出许多的拨款。然而埋怨仅仅是埋怨,还是照样追加了拨款。
于是张允文在十天之后又一次来到这片谷地时,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座冒着浓烟的砖窑。一批批青砖正不断的从砖窑里运出来,堆积在空地上。然后,又有人推着车将空地上已经放了人几日的青砖拉走,用于建设房屋。而在建筑房屋那边,定滑轮、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能让一名工匠轻巧的将数百斤重的砖石吊到高处,省力不知多少。
整个工地的建设进度明显加快。
张允文这才有些满意。看着情形,用不了一个月,先期供人居住的宿舍将会完工。
而在长安城这边,那些纨绔公子,世家子弟前来张允文处报名的还真不少,足足有三十多人。看着齐聚在自己庭院里胡闹的这些纨绔,张允文心头暗自冷笑:“闹吧闹吧,趁现在多闹一点,以后可没有机会让你们这么悠闲的胡闹了!”
随着各折冲府选拔工作的结束,陆陆续续有士卒被送到长安来。这些人是自愿成为募兵的家伙,要么是贪图成为募兵时高额的奖励,要么是想建立更多的军功,当然,还有些懵懵懂懂的家伙是随着大流来长安看看热闹的。
第124章 尽灭(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