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八章 设计院[2/2页]

男人的爱情观 山丘小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常的。”
      哲夫说:“懂了,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这份工作。”
      哲夫先是上了家门口的5号线,经桃园站上车,到南州北站换3号线,座4站路到高新园站下车,哲夫拿出手机看了看,上面写着从1出口出来,然后顺着高新南路走800米到中科大厦,哲夫乘电梯走到16楼,和前台说明来意,前台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姑娘,看的出来,小姑娘很稚嫩,看到陌生的男子有些害羞,脸上红红的,小姑娘把哲夫领到洽谈室。因为哲夫长得太帅的缘故,小姑娘还给哲夫倒了一杯水,对哲夫说:“你在这等等,我和人事的联系一下,看了一眼哲夫后才离开了。”
      到底是大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占了中科大厦整整一层,这里可是南州房租最贵的地方,由此可见公司实力相当雄厚。
      不一会,前台小姐进来了,拿了一个笔记本电脑和一份纸质的试卷过来,说:“我们人事要求做2份测试,一份为笔试,测试你的专业水平,一份在电脑上答题,测智商用的,我们这边面试之前都要做这两份测试的。”你题目答完了可以去前台和我说,我再讲测试结果发给人事那边,他们然后会根据你的笔试成绩来决定是否面试。
      哲夫看了看,机试为选择题,共40道题,时间为40钟,笔试为问答题,共5道,时间为30分钟,题目都是关于供配电的专业知识,哲夫只有2道题有确定的把握,其他的虽然有学过,但当初学的不是很深,因此只能回答个大概。
      哲夫先答了机试题目,都是一些从图形中找规律的题目,刚开始的几个很容易,题目越到后来越难,哲夫做到35题便难以为继,哲夫便在电脑上点了交卷的按钮,很快,电脑上就弹出了一个对话框,显示哲夫的分数为95分。
      哲夫一看95分是个不错的分数,便开始笔试了,哲夫认认真真的写好了自己能答的两个题的答案,不会答的三个题目也尽量把自己知道的写上了。
      哲夫检查了一遍之后,发现没什么问题了,便将答好的试卷交给了前台,前台将试卷交给了主考官之后,进来洽谈室,对哲夫说:“主考官在看你的答题情况,如果答题情况好的话他们会通知的,你在这儿等等。”
      这边设计院的人事部门主管是一位50岁左右的老人,姓吴,从事人事行业有将近30年的经验,看人眼光那是一流,很少有看走眼的,凡是他招进来的人无不是德才兼备的青年俊才,他很好的贯彻了公司总经理赵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公司里有很多人人是他招进来的,也正是有这么一批德才兼备的干将,在设计勘察市场逐年萎缩的情况下,华东设计院终能生存发展下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华东电力设计院在十几家设计院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口碑最好,盈利能力最强的几家设计院之一。
      吴主管看了看哲夫的智商测试分数为95分,基本上能力可以肯定没什么问题了,再看了一下哲夫的笔试情况,虽然只答了三道题,但答得很完美,看得出来,此人的专业情况是符合要求的,其实,最让吴主管欣赏的是哲夫的那一手簪花小楷,哲夫的小楷得自可儿的真传,小时候可儿每天让哲夫临帖,刚开始的时候哲夫写出来的字也是很差,但是大约过了3个月后,就出来效果了,哲夫的字开始有点楷书的味道了,哲夫也知道横要平,竖要直,撇捺要伸展,其实这些道理可儿没有告诉哲夫,都是哲夫通过临帖自己悟出来的,可儿看着哲夫这么高的悟性,便不管他了,只是每周检查一次哲夫的练字情况,或许是小孩子的可塑姓强,2年之后,哲夫的字已经非常好了,可儿在技巧上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教他的了,知道哲夫将来随着时日渐长,字的功力便会增长,那只是功力自浅而深,全在哲夫修为,至於书法的技法,却至此而达止境,哲夫以后再想在书法技法上有所长进,那要看哲夫自己的悟性和是否遇到名师了,不过凭着这一手字,哲夫已经可以镇住所有人了。
      吴主管发现这些年的招的人越来越浮躁了,虽说都聪明,但都很功利,没有一点耐力和吃苦的能力,吴主管知道这是社会浮躁的原因,但这样的人不堪大用,做事还行,真正让他独当一面,还缺些火候,毕竟人到了最后还是看人品的。
      吴主管心想人才难得,心里已经决定留下这个叫吴哲夫的小伙子了,但是总归还是要面试的,只要哲夫面试没出现什么大问题,就让他来上班吧!
      吴主管便来到了洽谈室,一看是个帅气的小伙子,样貌俊美,气质不凡,一看就是一表人才的样子,吴主管进来办公室后,哲夫从座位上起来了后对面试官表示敬意,待吴主管落座后才自己坐下。
      吴主管先是说了一下哲夫的笔试情况,成绩还可以,符合我们的要求,吴主管对哲夫说:“我们是做工程的,我知道你没有做过工程,我想听听你对工程的看法,或者对工程应该有一个怎样的态度。”
      哲夫恰好看过可儿最喜欢的一本书,为余秋雨写的《文化苦旅》。
      里面有两篇写的是杭州和四川的都江宴,里面主持建造都江宴的李冰堪称工程界的巨匠,四川有幸,中国有幸,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孪冰任蜀郡守。
      此后中国千年官场的惯例,是把一批批有所执持的学者遴选为无所专攻的官僚,而李冰,却因官位而成了一名实践科学家。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他领受了一个连孩童都能领悟的简单道理:既然四川最大的困扰是旱涝,那么四川的统治者必须成为水利学家。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但是,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他总结出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桌。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石像终于被岁月的淤泥掩埋,本世纪70年代出土时,有一尊石像头部已经残缺,手上还紧握着长锸。有人说,这是李冰的儿子。即使不是,我仍然把他看成是李冰的儿子。一位现代作家见到这尊塑像怦然心动,“没淤泥而蔼然含笑,断颈项而长锸在握”,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出土的石像现正在伏龙馆里展览。人们在轰鸣如雷的水声中向他们默默祭奠。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还有杭州,白居易和苏轼,在他们任期,西湖因为藻类生长过快,导致西湖水日益萎缩,白居易和苏轼忘记了在官场的失意,组织了大量的撩湖兵,在内清除湖中的藻溪,在外修建海堤,防止海水倒灌,才使得西湖得保美丽。哲夫当初就深受感动,觉得这才是中国千百年来官员应该有的作为,反而最近中国因为经济水平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老虎和苍蝇。
      哲夫便说:“做工程应该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做,因为许多工程真的能造福一方百姓,而且电力这一行关乎国计民生,然后举了李冰和苏轼的例子,说他应该为我被楷模。
      恰巧吴主管就是四川人,他对青城山旁边的都江堰非常了解,知道正是这都江宴让四川变成了天府之国,人遇到知音总是很开心,毕竟知音难求。
      吴主管便说:“你有这么一份赤子之心很好,然而工程中会有很多丑恶的事,希望你以后保持初心,不要被世俗所污。”
      哲夫自是点头称是,都说国难思良将,如今勘察设计市场逐年萎缩,如果没有好的人才,就没法在投标中占领优势,吴主管看到这么优秀的小伙子,心想总算招到了一个德才兼备的俊才,吴主管知道,一个好的员工可以带出一大批员工,这就是所谓的一带一路战略。便说:“我这边没什么问题了,恭喜你,你已经被我们公司录用了,试用期两个月,薪资6k,转正后为8k,平常上班五天七小时,项目多的时候会有加班和出差,你还有什么要问的没有。”
      哲夫说:“我很愿意来这里上班,谢谢你的赏识。”
      吴主管说:“你不用谢我,是你自己的才干和品德打动了我,其实我们是双向选择的,我们企业会选择员工,员工也会选择企业。”
      吴主管说完,打了个电话说:“小刘,我刚招了一个人,叫吴哲夫,岗位是集电线路,后面你安排他入职吧。”
      不一会,一位洋溢着青春气息的女孩进来了,吴主管起身对吴哲夫介绍说:“这是我的助理,小刘,也是刚毕业不久。后续你入职的事就和他交接吧。”
      然后对小刘说:“这是吴哲夫,刚毕业的,毕业于南州理工,岗位是集电线路,你安排他入职吧。”说完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小刘不像小女孩那么肤浅,知道面前这个斯文的男孩是个极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男人总是能在不经意间吸引着他们,更何况吴哲夫年轻,长得也帅。”
      吴哲夫说:“你好,我叫哲夫,刚刚毕业,请多指教,然后伸了手过去想和小刘握个手。”
      小刘笑脸一红,但还是大方的和哲夫握了手,握完手之后,小刘心里像小鹿一样撞个不停。”吴哲夫高大帅气的样子给小刘的映像极好,小刘隐隐还有些期待和哲夫一起共事。
      不得不说,设计院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第二天,哲夫就和设计院签了两年的合同,薪资8k,五险一金,有年终奖,福利待遇极好。
      签完合同后,小刘就带员工去了电气室,小刘把哲夫带到了电气室主任叶总的手上,说:“叶总,这是你的兵,我就交给你了,你安排他做事吧!”
      叶总是个32岁的中年人,可以说是年轻有为,一毕业就进入了华东设计院,那个时候设计院新能源项目从无到有,叶总和土建的主任一起打下了设计院的新能源江山。
      叶总细细打量了一下吴哲夫,看他虽然年纪很小,但有一种让人可以信赖的感觉,叶总出来这么多年,眼睛还是认识人的,知道吴哲夫家教极好,而且是读过许多书的,不然不会有这种让人很舒服的气质。
      便起身对哲夫说:“你先坐靠门的那个位子,先熟悉一下我们这边的工作情况。”
      然后又对旁边的一个男人说:“赵松,这是新来的吴哲夫,就在你们集电线路吧,他刚毕业,你带带他。”
      赵松说了:“好,我们这边正缺人手呢,每天都忙飞了,我尽快让他上手。”这样吴哲夫就正式在设计院工作了。

第三十八章 设计院[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