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九十五章 论禅1[2/2页]

宠夫无度 芝麻丸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现在想来,竟是与大师的观念有些相似。”
      那和尚似乎有些兴趣了:“原来施主竟也是通晓佛理的智慧之人。”
      尚可心腼腆一笑:“信女哪是什么智慧之人呢,就是听得多了,胡乱的套上而已。其实信女还是混沌的很呢。就比如说大师刚刚说万物皆为空,白鹤是空,白鹤的死是空,那七王爷的所为亦是空,即是空,七王爷便也无罪,是否该免去处罚呢?”
      “阿弥陀佛。灭六根此乃个人的修为,‘空的境界也指修为者一人的心境。但对于外境来说,世界的万物又皆在。七王爷乃属外境,寺规亦属外境,因此七王爷还是得遵循寺规的约束。”
      此时皇上一改先前尚可心出口打断论禅时的不悦,眯着眼睛,一副一边看戏的姿态观察着尚可心,想要借此再考验一下不知大师预言的天外人到底还有何能耐。
      而那些与尚可心有过嫌隙或不怎么带见尚可心的人更是想要看她的笑话,嗤笑她的不自量力。
      老和尚,挺伶牙俐齿的嘛,难怪跟人论个禅就跟论战似的还非得分出个输赢来,感情是没输过。由此可见“胜不骄,败不馁”六个字,心中再多告诫,也是防不胜防的就被击垮。被长期的胜利所恭维出来的虚荣心,有时候增长的十分的隐秘,就连六根清净摒弃贪嗔痴的高僧也上了它的当。
      尚可心了然的点点头,然后又道:“大市早上吃的什么?”
      众人对尚可心这天外突来的一问弄得皆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悟虽不明白尚可心的目的倒也诚恳地回答:“贫僧早饭食得青菜白米。”
      尚可心又点点头,恍然大悟道:“吃的植物啊。为何食用植物就是理所当然,食用动物就是罪孽呢?”
      “动物已有六根,通灵性,食肉会造杀业,我佛慈悲,忌杀生造恶业,阿弥陀佛。”
      “动物有生命,植物也有生命,如果吃肉是犯了杀戒,那吃植物也是犯了杀戒。佛祖有云‘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灵性。动物和植物属万物,因此两者的地位是一样的。至于大师所说的‘动物有六根,通灵性无非是从人的角度说的,大师的怜悯是从人的自身出发的,归根结底,大师怜悯的不是万物,而是自身。信女说句大逆不道的实话,大师的怜悯太狭隘了。”尚可心语气虽平常,言辞上却犀利,指责起来毫不留情。
      不悟一时语结,然后似乎有些激动:“那当年祖师定下的戒律岂不是多余的。”
      “自然不是。我给大师讲一个故事吧,昔日济公活佛普度众生,一日遇一女子过河犯难,便将其背趟过去,岸上有个小和尚惊呼济公犯了色戒。济公问‘我哪里犯了色戒小和尚答‘你刚刚碰了女人。济公问‘女人在哪?,小和尚指着女子道‘在那!济公又问‘那是什么?小和尚道‘是女人!。于是济公便说‘我什么都没看到,但女人在你眼里女人在你心里,咱俩谁犯了戒?又一日,济公食肉喝酒被小和尚发现告到方丈那儿,方丈要责罚他,他却道‘他人修口不修心我佛修心不修口,酒肉穿肠走,佛祖心头留。正如济公活佛所说,佛祖心头留酒肉才能穿肠走,只有心中有了佛以后才能达到大师先前所说的万物皆空。但倘若,你让一个刚刚剃度,入佛门的小和尚背一个娇滴滴的大美女你能保证他不心动,让他食肉喝酒,能保证他不被这些所诱惑。所以,戒律是给初道者定的。因为修道开始心性不定难以禁住诱惑,所以便以身外之律条约束,但这样的约束,就像是习武之人所用的兵器一样。初始兵器可令习武者如虎添翼,更加厉害,但达到一定的境界又会束缚住习武之人进一步的修行。佛已入心之时,更应摆脱身外包括心理上的约束,方可步入新的境界。”
      尚可心哪懂什么佛理呀,不过是高考那会儿练论文练得,强词夺理而已。
      “不管是你懂得还是不懂得,认为对的或认为不对的,只要给出观点,举上例子使劲胡掰,让看到这篇文章的都认同你的观点就行。”这是当年她语文老师的原话。

第九十五章 论禅1[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