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王家烈的家,将蒋介石赠送给王的手枪搜走,还在王妻万淑芬身边抓走她的族侄万式原、万式谨,押往老东门枪毙。万淑芬母子含泪逃往铜仁老家避难。
至于周西成,则是王家烈的“伯乐”,王家烈是他一手提拨上来的。后来,周西成死了,也给王家烈的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原来,早在1920年,王家烈返黔后,升任周西成营八连连长,从此追随周西成驰骋于川滇黔境,以其沉稳、直率、善战的性格和功勋成为以周西成为首的桐梓系军政集团主要骨干。1921年后,随桐梓系集团军事实力的发展壮大,王亦日渐提升,扶摇直上。1922年任营长、团长,1923年任旅长,1926年3月任黔军第二师师长,1927年4月后,周西成奉蒋介石令出兵讨共,命王率部入湘,驻沅陵,后退驻桐仁。1928年10月,周西成、李燊黔东之战爆发,王家烈以第二十五军前线主要指挥官率部与李燊部混战,致李失利,王亦负重伤。1929年5月,周西成在与李燊黔西之战中失利身死,王家烈率部由铜仁赶赴遵义,协同毛光翔稳住阵脚,组织反攻,使桐梓系重掌黔政。毛光翔任第二十五军军长兼贵州省主席后,王家烈任副军长。正是这个时候,正是因为周西成的死,王家烈才真正进入属于他自己的时代。
说王家烈败在三人之手,头一个就是前文所提的蒋委员长。在王家烈身边,还有另外两人,一人就是这个毛光翔,另一人则是尤国材。
原来,王家烈最开始和毛光翔两人联手使桐梓系重掌黔政后,两个人的不和就公开化了。毛光翔认为王家烈“恃功而骄”、“不满于平庸而居己上”,又发现王以其实力威望而远超自己,遂心怀疑惧,与王之间渐生嫌隙。兼之蒋介石加紧利用毛、王矛盾,促成分裂、以图各个击破,毛、王二人的裂隙因此与日俱增。
初时,王家烈在得到蒋介石亲自任命和大批武器赏赐后,扩军训干,又借攻击红军得到蒋委员长的认同,实力大增,遂决定取毛光翔而代之。正值毛光翔因惧王夺权,数次计欲先夺其兵权之机,王家烈立即借以口实于1932年2月重兵压筑,就范。蒋介石国民政府配合行动,立即任命王家烈为二十五军军长于其赴筑途中。毛光翔迫于形势,放弃省政,以“自愿休息”名义让出省主席职位。王家烈执掌黔政后,为巩固地位,一方面采取亲蒋路线,另方面为消除肘腋之患而进一步压制毛光翔。两者均加深了王在桐梓系集团内部的孤立并使矛盾激化。毛光翔遂离筑潜赴遵义,与蒋在珍、犹国材,车鸣翼等一起,结成反王联合。1932年11月,由蒋在珍、毛光翔首先发难于遵义,开始了二十五军内部的大混战。随即发展为王家烈与犹国材之间持续数年的大混战,最终导致桐梓系集团彻底崩溃,国党中央势力入主贵州。
1932年11月5日,犹国材自安顺出兵攻贵阳,王家烈败走。犹部进入贵阳,犹国材就任第二十五军军长兼暂时代理贵州省政府主席。只隔两月,王家烈反攻入贵阳,宣布复任。王家烈虽复掌政权,但下受桐梓系集团反对、上又失宠于中央,外忧内患,财源枯竭,实力不可同日而语,统治基础岌岌可危。
第二百一十三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