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主要是把控在王家烈、侯之担、犹国材等人手中。在这个时候,全国的军阀中,就数贵州兵实力最差。一是武器差,长年得到装备的改进;二是兵源素质差,历史上有名的“双枪兵”,即步枪和烟枪兵,只有两个,一个是晚清时期的清兵,二是这个时候的贵州兵。因为吸这烟土,士兵们的身体素质很差,几乎是上不得阵仗;三是纪律差。因为吸食烟土,士兵们的钱财去得快,赚又赚不到,便只能走下策,从老百姓身上榨。这导致当地怨声载道。因此中央红军一来,立即获得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人们纷纷出钱出力,做向导,引导红军攻击贵州部队!
王家烈,是贵州头一个被普通老百姓想打的人。此时的他,是贵州省主席、国民革命军二十五军军长。
王家烈,字绍武,是贵州省桐梓县新站区小水乡人,18岁时高小毕业,因家庭生活贫困,曾经在松坎到遵义间背盐,人称王大个。19岁时去遵义,在遵义干过很短一段时间的私塾先生。21岁到贵阳参军,一年后先后入贵州陆军模范营和贵州讲武学校学习,后又先后随黔军参加“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在这之后,他便逐渐发展了起来。
后来有人评说,王家烈这一辈子,成于两人、败于三人手中。
所谓成于两人,一个是指他的直接上司周西成,一个是他的夫人万淑芬。
万淑芬是个奇女子,出身铜仁名门之后,喜读兵书,又颇有文采。她嫁给王家烈时候,王只是个连长。但在夫人指挥和帮助下,加上王家烈本人在那个年代也算是知识分子,基础好,因此提升很快。有传言说,王家烈打仗时,必有夫人的轿子随行,主要是随时指挥王家烈的。
万淑芬因为王家烈,可算是荣辱与共。早先前王家烈发迹时,万淑芬自然是水涨船高;后来蒋委员长对王家烈很不好时,万淑芬一家都受到牵连。这个中间,又有几个故事。
故事发生在1935年3月24日。是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及顾问端纳、陈诚,由重庆飞抵贵阳,督师“剿共”。蒋介石一到贵阳,提出巡视贵州省政府及第25军军部。从军部出来,又提出到王家烈公馆去坐坐。王家烈以最为隆重的礼仪接待这位党国元首。蒋介石与宋美龄在王公馆里谈笑风生。宋美龄还答应万淑芬,第二天到名胜螺丝山王阳明祠游览。蒋介石夫妇一离开王公馆,万淑芬马上着手安排第二天蒋夫人的游览活动,想利用这个机会,好好巴结一下蒋夫人。次日下午螺丝山戒备森严,贵州省府高级官员的家眷,一个个浓妆艳抹,花枝招展,坐着大小轿子,向螺丝山飞奔而来。她们久闻宋美龄大名,也都想瞧瞧蒋夫人的尊容。这一大堆夫人,兴致勃勃地站在螺丝山上,等着蒋夫人惠临。哪知一等不来,二等不来,万淑芬也急了,派人去催请。结果蒋夫人传话:“今天身体不舒服,不能来了。”万淑芬听后,犹如三九天一盆冷水当头淋下。那些官眷也一个个垂头丧气而归。这次的脸丢得大,回来的路上,万淑芬难得地因为难过而流下了眼泪。而就是这个时候,万淑芬感觉到了一些异样,便每每劝解王家烈,惜之王家烈还是太相信蒋委员长,最终上当。原来,蒋介石此行名为督师、实为解决王家烈的问题。
第二百一十二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