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派系军阀混战之中。从1930年冬开始,他参加了对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二次“围剿”,并反复“扫荡”湘赣根据地。1933年5月任赣、粤、闽、湘、鄂五省“剿匪”联军西路军总司令,参加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瑞金,突围到赣、湘、粤边境,他率部依湘江东岸布防堵截。11月上旬任追剿总司令,率军尾追红军到贵州。
可以这样说,何健的这些做法,薛岳认为并无不可,包括杀红匪,等等,他也是支持的。只是有一点他不屑于何健这个人。那便是这位云樵兄竟然在1930年11月14日杀害了红匪毛泽东的结发妻子杨开慧,后来又派兵刨了毛氏的祖坟。军人出身的薛岳认为,这军人处理事务自有军人的道理,那便是在战场上真刀真枪地干,但这般抓人家不着便杀人家的妻子、刨人家的祖坟,一是有违天道,二是为人不耻。至少他薛岳就是如此认为的。当然,对于何健,薛岳还认为,他不过就是一习惯见风使舵的投机钻营者罢。这从他先为汪精卫集团反共充当急先锋,后在唐生智因战事失利通电下野时采取应变措施、为保存实力而率部撤踞湖南,以及后来拥蒋反桂三件事上即可看出。别看他眼下是自己这剿匪总司令部的司令,看起来混得风生水起,他薛岳敢肯定,这何健以后绝不好过。想来委员长那般雄才大略之人,只不过眼下被他等行为所蒙蔽罢、又或者另有原因不得不暂时对他委曲求全,以后认清了他这个人的本质又或是不再需要请求他人时,自会有手法处理他的。
不得不说,薛岳这位“中华民国第一虎将”的看法,虽是以军人角度来看事物,多少有些偏激,但总体方向却并没有错。因为何健后来的情况还真如他所猜想:并不咋的。因为自红军北上后,何健被迫辞去第四路军总指挥职务,所部全部调往江、浙,何健的军事实力因此被全面剥夺,从此便成为了“位高权不重”的人物。1937年11月底,何健出任毫无实权的国民政府内务部长。1939年春任军事委员会抚恤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辞职,往南岳休养。1949年春迁居香港。次年夏到台湾,被聘为台湾当局“总统府”国策顾问。1956年4月在台北病逝,终年69岁。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多表。
薛岳不知,此刻他正在思考何健的事,何健眼下也在思考他薛岳的事。对委员长的忠心、治军和安民双双是把好手,这便是何健对薛岳这位潜在对手的认知。这样一来,他就感觉有些不好对付了:这种人物要是占了自己的湖南,自己哪还有机会翻盘?善于钻营的何健太知道委员长对自己的双重想法了:第一、最好是想把自己挤开、最少也要架空,让他委员长的嫡系占据湖南;第二、自己的实力又是摆在那里的,委员长要想挤又或是架空自己,那有些难度,因此一定会想办法找机会来个暗渡陈仓、鹊占鸠巢。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是表现上与自己虚与委蛇、暗地里却下狠手。因此,当蒋委员长任命自己为剿共总司令时,何健就认定这位蒋某人在暗地里使绊子,只是不知其具体做法如何。因此,每次剿匪时,自己不得不小心谨慎、全力以赴,生怕蒋某人抓住自己的辫子、借机把自己挤出湖南。这一回,委员长的心腹爱将薛岳率中央军到湖南来,何健可是留了个心眼。他最怕是就是,薛岳同志借着剿共入湘、然后赖在湖南不走了!
第一百九十九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