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五章[2/2页]

重生之抗战元勋 丁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调任十二军副军长并代军长,后又主动去陆军大学学习。归来后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军事厅中将厅长。1949年,在主动与解放军取得联系、积极投奔人民怀抱时,却遭遇不公正待遇、被当地的革命群众认定是反动分子,心灰意冷,与妻子在自己的家里双双含恨自杀,结束了其悲剧的一生,让后世知情者感怀者至今尤是嗟叹不已!
      而周维寅的接任者李玉堂,也是一位名人。他与李延年、李仙洲三人后来成为国民革命军中的高级将领,并被同学们誉为“山东三李”而闻名全军。李玉堂是著名的抗日战将,十年抗战期间,他一直在火线。他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抗日故事,是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的传奇。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日军第3师团主力、第6师团和第40师团各一部的猛烈进攻李玉堂的第10军,经两昼夜激战,第10军的福临铺、金井阵地被先后突破,所属第3师损失惨重,第190师副师长赖传湘殉国。李玉堂被迫放弃阵地率部撤往捞刀河以南的榔梨市收容整顿。随后将收容后第10军部署在长沙外围的东山、浏阳河、捞刀河一线,利用地理优势阻击日军四昼夜,终于坚持到援军赶至将日军击退。战后,战区长官部追究金井丢失的责任,李玉堂遭到撤职处分并调战区长官部服务。等得第三次长沙会战来临,战区司令官薛岳请他复出,李玉堂并不买这位战区司令长官的面子,仍旧不为所动。直到蒋中正亲自给李玉堂通电话后,才使他重新担负起指挥第10军防守长沙的担子。
      而最有意味的,说是两个之间的对话。据曾经在第10军服务的蒋鸿熙回忆,这通电话的内容如下:
      蒋中正问:你是第十军军长李玉堂吗?
      李玉堂答:报告委座,是的!
      蒋中正又问:你是黄埔一期学生吗?
      李玉堂答:报告校长,是的。
      蒋中正说:那好了,那么长沙交给你了。
      随后,蒋中正便挂断了电话。蒋中正简单的几句话,包含着处分的解除和校长的信任,当即坚定了李玉堂的守城决心,也成就了他一生戎马生涯的最高峰。1941年12月30日,李玉堂重返军部视事,并制订保卫长沙的作战计划,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表示愿与长沙城共存亡。次年1月1日,日军第3师团集中优势兵力,猛攻长沙,遭到第10军官兵奋勇抗击。该军所属三个师的师长皆离开指挥所亲临前线,如第3师师长周庆祥在天心阁、第190师师长朱岳在兴汉门、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在南门分别督战。1月3日,日军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又投入第6师团进攻北门至东门地段,第3师团则缩小战线主攻东门至南门地段,虽然兵力增加一倍,但仍无任何进展。随着外线国军相继投入反攻阶段,阿南惟畿于1月4日夜间被迫下令撤退。进攻长沙的日军被迫后撤,沿途又遭到各路国军的阻击以及第10军的追击,日军高级军官多名负伤,中国军队取得了抗战史上闻名中外的第三次长沙大捷。会战结束后,军委会向第10军颁发“泰山军”的荣誉称号,其所属三个师也分别颁授“荣誉”旗。1月24日,李玉堂被提升为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10军军长,并被国民政府授予青天白日勋章,成为了该勋章的第95位获得者。同年3月,李玉堂辞去第10军军长兼职,专任第27集团军副总司令。

第一百九十五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