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六十三章[1/2页]

重生之抗战元勋 丁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六十三章
      蒋光鼐、蔡廷楷的部队中原大战时站在蒋介石一方,出兵长沙配合何键阻挡桂军北进,出兵中原与冯军作战。后来移师上海,参加著名的凇沪抗战,其后调福建,发动事变成立“中华共和国”,失败后部队被中央改造或解散。这其中的主要人物,包括陈铭枢、蒋光鼐、蔡廷楷、戴戟、区寿年、张炎等,后来大多数走向新中国阵营。
      由于这几路粤军先后离开广东,从1930至1936年期间,广东成为陈济棠的地盘,到抗战前夕,陈济棠在“两广政府委员会”幌子下,对中央实行地方割据,对内精心经营,政绩显著。粤军则扩编到3个军合13个师,还有几十架战斗机,空军比蒋中央军还要强大。
      广东的地形图呈等腰三角形状,韶关、湛江、汕头构成战略上的三个角,陈济棠把余汉谋的第1军部署在韶关,香翰屏第2军驻粤西,李扬敬第3军驻汕头,广州只留一个教导师,省城兵力十分空虚——陈济棠的部署主要是应付老蒋的入侵。
      李剑生现在直接面对的,就是粤军余汉谋的第1军。
      学历史的李剑生知道,这余汉谋为人可不简单,搞军队很有一手,是典型的职业军人,也是抗日名将;而且他所部第一军的战斗力可不是一般的强悍。因此,这一回动余汉谋的部队,李剑生倒是万分小心。
      情报显示:余汉谋第1军主力全部驻守在韶关,乐昌、南雄、仁化、始兴、翁源、新丰等地虽都有驻军,但并不多。比如,眼下云天所部佯攻的乐昌,就只有第1军第2师一个团,另有城防局一部,总人数为1500人。
      但这个情报让李剑生有些困惑,因为他弄不懂为什么好好的一个军要分散驻扎得这么广。再一细看情报的第三页,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现在的粤军虽还没有达到最高峰时3个军共13个师的规模,但也差不了多少。按陈济棠的搞法,这13个师,除开教导师外,另外的12个师分别隶属于这三个军。也就是说,每个军下辖4个师。虽说眼下第2军和第3军下辖的师数量还没达到4个,但作为陈济棠所部绝对主力的第一军,眼下那却是实实在在的辖4个师,包括第1师、第2师、第6师和第8师。余汉谋将这些四个师分别驻扎。其中第1师4个团整体驻扎在韶关,第2师师部及1个团驻扎韶关外,另外3个团分别驻扎在乐昌、仁化、始兴三个县;第6师为三团编制,师部和1个团也驻扎在韶关,另2个团分别驻扎在新丰和乳源三地;第8师同样为三团编制,其中3个团分别驻扎曲江、翁源、南雄,师部也驻扎在南雄。
      不过,李剑生压根儿没有强打乐昌的意思。眼下,他只是让云天所部做出大举进攻的迹象,他自己却率部潜伏了下来,并逐渐靠近仁化。果然,第一天激战下来,乐昌守敌便向外求援。
      这给人的印象就是,红匪正在大举围攻乐昌。因此,李剑生等人率部赶到仁化时,敌人还没有什么感觉。在调查了周围的地形后,李剑生决定使用老套路,即夜攻仁化

第六十三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