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十六章
      听李剑生分析到这里,几个老党员一齐对视一眼,心头不由暗叹一回。虽觉得李剑生说的不一定对,比如说这理由就不一定立得住脚,但却偏偏反驳不了,当下也不好多作声,只好继续倾听。
      其实,李剑生现在也不知当初这南昌起义部队为何是南下的,但他知道这支部队夺取广州的目的却是早已确定的,只是后来才有了变化——事实上,这个问题后世一直有争论,就有人认为,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是错误的选择,原因是广东方向有国党重兵把守,这南下是“飞蛾扑火”,但学历史专业出生的李剑生却坚持自己几个志同道合者得出的共同意见:南下是对的!原因就是他刚才分析给大伙听的,因为革命必须要有根据地,在当时,群众觉悟最高的当属广东省,毕竟中山先生率先唤醒民众的功劳可是有目共睹的,是最适合建立根据地的!
      当然,李剑生还知道另一点,即,当时党内很多人士都将眼光集中在城市,南昌起义部队南下攻占广州就是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这种思想一直到后来我们伟大的领袖毛先生提出“农村包围城市”观点、并有事实佐证后,才逐步改变的,人们才慢慢接受建立根据地的地点,首在农村而不在大城市!
      至于眼下,早已知道南昌起义部队最终去向的李剑生,便依照这个“答案”进行逆推,说出了如上的“推理”。见众人都不作声,知道自己说的有些道理了,已经引起了众人的共鸣,便喝了一口水后继续“推测”:
      “尽管要南下,但困难多多。尚且不管广东省内敌军重兵压境,就是在行进路上,便有足够的敌人前堵后追。
      “我推测,南昌起义的部队会先沿抚河南下,然后经瑞金、寻邬(今寻乌)进入广东省。不过,我估计,由于沿路敌军重兵追击,而起义军由于撤离南昌时比较仓促,部队又未经整顿,加上沿途酷暑远征,部队减员将会较多,再或者有些部队的

第十六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