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了。我一定下次注意。”我慌忙地朝康熙磕头,却不想撞到凳子脚。好痛,我忍不住伸手揉揉额头。
“哈哈,第二次说错了,又撞了头。”康熙被我的窘样逗乐了,“好个小丫头,逗趣。”
“万岁爷,时辰不早了,该回宫了。”一个大太监在一旁轻声提醒。
“好吧,李德全,摆驾回宫”康熙说着起身。
在一片恭送声中,呼啦啦地走掉一大片人。
凌钰见人少了,喜笑颜开地拉着我的手说:“茜凝,你留下来一起用午膳吧。”
想想周围留守的八爷,九爷,十爷,十三爷,十四爷还在,吃个饭根本不会那么轻松,我头脑里就一个字:“撤”。
“我还是回家吧,姐姐还要我回去学规矩呢。”我谢绝了她的好意。
“不就是吃个饭吗?你们府里宅子和我们毗邻,不会耽误多久的。”凌钰很是热情。
正当我思考着怎么回答时,一旁伫立许久的八爷开口了:“既然如此,我就派个小厮到四哥府上通传一声,你就安心留下来吧。十三弟,你少到我府里,你也一起用膳吧。”
既然八爷都那么说了,再没有理由拒绝,我便暗暗叹了口气,想中午又是一顿减肥餐了。
直到用完膳,我才知道,原来不是每个贝勒府都像四爷府里那么多规矩的。
凌钰在吃饭时,有说有笑,不停地给我夹菜,跟我循规蹈矩的四福晋姐姐,截然两种不同风格,有时候她对面迎上八爷宠溺的眼神,会心地一笑,让我明白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含义
八爷也和四爷冷着脸不同,整个饭局时间都在微笑,真所谓秀色可餐。看得出他那种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样是实实在在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那只握着筷子的白净细手,让我不由得联想起那日在街上遇到凌钰进马车的一幕,真羡慕凌钰的好福气,有这样一位温柔如斯的丈夫,实在是前辈子修来的福份。
有人说,最幸福的事,就是找对了人,他纵容你的习惯,并爱着你的一切。这时的我真心希望八爷能真地能随了凌钰的心愿,两人相知相守相伴一生,不带任何杂念和世俗
听着凌钰和九爷,十爷,十四爷说的笑话,真让我忍俊不禁,好几次我的饭都差点喷出来。十爷,十四爷,见我忍耐得辛苦,越发起劲地逗我笑。一顿饭竟然吃得比在四爷府还要困难。说实话,相对于四爷府的拘谨气氛,来自现代的我还是比较喜欢和八爷党们其乐融融的相处。
可是十三爷却一副格格不入的样子,整个饭局仿佛置身世外,除了对八爷客气的布菜表示感激外,便无只字片语。看来他和八爷党们还真是没有交集。我也真奇怪,平时洒脱不羁的他怎么就和冷若冰霜的四爷亲近呢?有机会我一定好好地采访他一下。
用完膳,喝完茶,我几乎快和八爷党的人打成一片,确切的说是和八福晋,十爷,十四爷打成一片。八爷么,太完美,一靠近他,我的心就扑扑跳,无法摆出自然的心态说笑。九爷么,简直就是唯美女神像,偶像级的人物,阴柔得让人只能远观不可亲近,本想问问九爷平时靠什么东西保养的,想起他在历史上还有个毒蛇九的称号,便扼腕痛惜地放弃了这个念头。
“天色不早了,我带茜凝回四哥府里吧。”沉默许久的十三爷站了起来,望了望窗外说道。
“八爷,九爷,十爷,十四爷,八福晋,茜凝告辞了。”我弯腰行礼。
于是在凌钰依依不舍的送别下,我坐着马车跟着十三爷踏上回府的路。
快到四爷府时,十三爷骑着马,朝着马车里的我,说了句:“茜凝,你有空和我说说你刚才说的这个世界的事情吧。”看来他对我说的这个世界不同的风土人情很是感兴趣。
“好啊。”我掀开帘子,朝他微笑,“有时间,你就来找我。”
“干脆,择日不如撞日,走。”十三爷一拍大腿,说着竟然让马车调转了方向朝大街驶去。
一桌,二椅,三壶酒,四个小菜。十三爷和我在一家酒馆雅座里坐了下来。隔着窗户,我还能听见楼下传来女子唱小曲的声音。
“十三爷,你想知道什么?”我给他斟上一杯酒,问道。
“世界,和我们大清不同的世界。没有尊卑,没有拘束的世界。”十三爷看起来很感性的样子。
自由,绝对是自由。我想在十三爷心目中最向往的东西莫过于此吧。康熙众多出色的儿子中,十三爷最为才华横溢,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驰骤如飞,诗词翰墨,皆工敏清新,可惜不知怎么得罪了康熙,郁郁不得志幸而他对皇位无所眷恋,一心向往提剑跨骑的侠士生活,要是生在现代,他一定会徒步撒哈拉,横渡大西洋,攀岩峭壁,驰骋草原,真是一名响当当的率性男儿
想到过几年,他会因为权力斗争而被圈禁近十年时间,我不由得在心里生出怜惜之情。
算了,收起我伪装的温顺的皮囊,向他展示真正的来自2011年的我吧。只有做回原来的自己,我才能对他彻底的把酒言欢,尽情的煮酒论英雄。
十三爷果然被我猜中,在听了我对世界的大致介绍后,神情激动的样子不亚于八福晋
“好个茜凝,平日你在四哥府里的文静规矩,竟然都是装样子要不是那日你捉弄耿氏,我还真没注意到你”
我颇为得意地朝他眨了眨眼睛,示意他继续。
“今日我随皇阿玛出宫到八哥府,看到你滔滔不绝的样子,真是让我刮目相看要是四哥今日看到这一幕,定是把你当作才女了”十三爷一抬手,将面前的小酒一饮而尽。
给四爷看?还是免了吧在四贝勒府,做人还是低调些好
“前些日子,我听八嫂说,你在闹市想救一弱小女子,真是令我佩服这北京城,有的是八旗女子贤良温淑,见到街上不平事情还唯恐避之不及而你却仗义执言,不畏强势,我终于知道八嫂为何要与你相交我皇十三子胤祥也交定你这个朋友了”
七,应邀— 康熙四十二年[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