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你混,从来没有干过粗活,现在你让我劳动改造我能受得了吗?”
赵沧海说:“我的意思不是让你去种地,种庄稼能挣几个钱儿?”
王汉章说:“不种地又能干什么?”
赵沧海说:“广州深圳改革开放,很多人到那里发了大财。我看你这块材料到那里会大有作为的。”
王汉章兴奋地说:“你的意思是让我下海做生意?”
赵沧海说:“官场和商场是一个道理,只要肯动脑筋都能干出一番事业。你先去探探路,有点眉目我也辞官下海。只要有钱什么福不能享?”
王汉章说:“做生意需要本钱,我手里的钱已经花光了,哪里弄来钱做生意?”
赵沧海说:“我手里也没有多少钱了,你想办法借点儿吧!”
王汉章说:“谁肯借给我呐!还是你给我想想办法吧!”
赵沧海非常讨厌这个蒸不熟煮不烂的滚刀肉,想把他打发走。如果做生意能挣钱就不用缠着他了。
于是他说:“赵苍龙手里有钱,你去找他借吧!我给他打个招呼。”
赵沧海是县委领导,又是赵苍龙的堂哥,他的面子在赵苍龙那里还是管用的。在丰阳县做生意有县委领导的面子就好办多了。于是,王汉章在赵苍龙那里借了一万元钱。
半年前,赵沧海在三河市大街上遇到一个卖电子表的小贩儿,花了五元钱买了一块电子表。卖电子表的小贩儿给赵沧海一个电话号码。
王汉章按照赵沧海提供的电话号码联系到了这个卖电子表的小贩儿。这个小贩儿名叫黄阿牛,黄阿牛本来是东莞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因贩卖电子表发了财。
王汉章打通了黄阿牛的电话就到广州找他。黄阿牛的电子表是海上偷运过来的,进货非常便宜。王汉章的第一单生意就是倒卖电子表。从黄阿牛那里以每只两元的价格批发了3000只电子表,回到三河市贩卖。直接卖给老百姓是5元一只。可是,这样买表太慢,效率很低。于是他就把这些电子表以3元一只的价格批发给小贩儿。虽然一只表只赚一元钱,可是几天就能卖完。
从此以后,王汉章经常往返于三河市和广州市之间。除去食宿交通费每一趟生意可以挣一千元左右。一个月跑三趟可以挣三千元。这样的挣钱速度王汉章应该满足了。一年下来可以有几万元的收入真可以了。
可是,人的欲望很难满足。王汉章看到那些做大生意的老板就眼红了。当时沿海地区刚开放,正道进口的电器产品很少,而且价格比较高,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当时海上私人买卖猖獗,不少人铤而走险到海上购买境外电器产品。
电子手表是孩子们玩儿的东西,有身份的人不戴电子表。当时,石英表已经面世。这种石英表和传统的机械表一样光鲜靓丽款式大方。而且比机械表准确,不用每天上发条。销售价比传统的机械表还要便宜。
黄阿牛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从倒卖电子表发展到石英表和各种高档进口名表。这些手表从海上偷渡入境逃脱了关税价格有很大的优势。还有一些仿制品和真表一模一样,外行人根本看不出来其中的奥秘。
王汉章跟着黄阿牛倒卖手表也赚了很多钱。一年下来不但还清了借赵苍龙的钱还有十几万元的利润。王汉章穿名牌西服吃大饭店花天酒地非常嚣张。王汉章的快速致富打动了赵苍龙的心,在王汉章的鼓动下赵苍龙决定投资经销电器产品。
当时,海上偷渡过来的录像机摄像机照相机彩色电视机在内地热销。赵苍龙利用王汉章的关系进货,自己负责销售。他们的生意越做越大,投资越来越多。
高档电器产品进货需要大量的资金,每一次进货都得带上百万元的现金。对方收到钱才能把货交给你,这叫现金交易。由于这种生意违法,不敢在城市里交易,都是在人迹罕见的偏僻农村或海边上交货。所以,缺乏安全保障。
黄阿牛只是偷贩集团里的一个小喽啰,他们的老板手下有五十多个人。他们有自己的海上运输船队,陆地运货汽车。遇到危机时有枪支弹药可以抵御来犯之敌的攻击。海盗猖獗经常有黑吃黑的火拼的现象。
第120章经商下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