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寺的,就先关到一旁去,让普能教训他们,这一路上他们老欺负普能,正好借这个机会打他们一顿!归顺的就留下,不归顺就死路一条,不要浪费时间,先问别人吧!”说完坐了下来。
普能好象想到了什么,愣愣地上前躬身施礼道:“可否让小僧说两句话以供您斟酌参考一下?”
明显带有背诵的口气。大民愣了一下,随后点头微笑道:“行呀,你曾经和他们在一起待了些日子,对他们比较熟悉,有什么好的建议就说出来。”
普能躬身进言道:“启禀…主人!这些人中大多是从宋国的辛弃疾大人那里听到您的消息而来投奔您的,是来帮助您的。一些人是各地一时之才俊,一些是宋国的精选兵丁,都由和您说过话的那个卫亮率领,至于我等少林寺僧,则是奉命来当护卫的。一路上我们曾经遇到过许多盘查的人和官兵,据说是专门来捉拿我们的,走得十分不安全,全凭卫亮先生的谋略,我们才不至全军覆没,卫亮先生率人来金时,走的都是小路,共有五百多人,到少林寺时便只剩下二百多人,到这里也就只百多人了。因此路上也一直在猜想着,我们的队伍里可能,不,是肯定,渗入了金国的探子,但我们还没有发现是谁,请您明察。”
普能这时的语调虽然很像是在背书,不象刚才那种自然的语调,似乎真的有人预先传授过,但,这是不是普能的真实意思呢?说话的方式只不过是他本性特有的方式?小看他了?
正琢磨间,史老伯在一旁插言道:“是的,主人,小人们发现有五个人带有不同的蜡丸密信,还有三人带有不同的信物密函,两个人身上的刺青有异,一个人的脚上有刺字,共十一人疑为暗探,再加上除普能外的六个少林寺僧,共十七个人,另有兵士护卫六十二人,其余皆文士,以卫亮为首。”
大民点头道:“所有人的来历都要查清楚,没有问题的先放在一边,有问题的就彻底查一下,千万不要让奸细留下。”
铁雄道:“主人,索性将他们都杀了,以绝后患!”
想了想,大民摇头道:“不行,我们要找一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教大家识字,学习知识,提高大家的素质,要让大家都成为将才,起码是个谋克百夫长,怎么也不能是普通一兵。对了,以后要办一个扫盲班,更要办个学校,不能整天糊里胡涂的。”
孙老伯正好走过来,闻言琢磨一下,很兴奋地躬身笑道:“主人所言甚是,这就去讯问。”
见其余众人依旧愣在那里思索,显然没明白自己的话,反正孙老伯明白了,大民就不多解释了,况且扫盲班…说起来似乎有些伤人,便道:“以后你们就知道了,先继续讯问吧!”
周围亮起了火把,大民也有些饿了,便叫众人按不同的分组集合起来,换班吃饭,换班睡觉,换班审讯,不要太辛苦。见普能在身旁有些不知所措,就叫他去帮着审问,不要有什么约束,这里是他的家,那些奸细是闯到家中的盗贼,对待盗贼,不需要攀谈交情。
就以这个审讯来探察他是否真心归附吧,没办法了。待普能有些留恋地施礼而去后,大民来到食堂,一边用饭,一边叫人拿来打在自己身上的那三枚小钉,仔细研究了一下它的结构。
发射它们的小盒子里,是个精致的弹簧小铁弩,虽然小但力量很大,射出的这三个小钉子各长一寸左右,很锐利,那个刺客已经坦白说上面有毒,却不知道是什么毒,那些僧人也都不知道,是做为以防万一的手段,寺里的当家和尚叫他暗中监视,要是有人泄露少林寺的秘密就用它除害。
居然敢在自己眼皮底下刺杀这么单纯的高手,还差点误杀了自己!还到处抢夺搜刮其他门派的武功!还用毒药!不知道用毒药的人都卑鄙无耻吗?这件事情,使少林寺在大民心中的地位立时下降,连带宋朝也跟着,使他的脚立时站在金国立场上。
金国立国百年,宋国远在淮河以南,金国河南的少林寺却如此行事,对金国来说它又是什么呢?刚才普能也说了,他们家之所以能成为平民,不仅是因为他师傅的帮助,也有金国强令的因素,看起来少林寺把获得平民身份当成了奖励,违背了金国消除奴隶的命令。
解放奴隶,什么时候都是对的,都是好的,即使发生在异族统治的金国,这件事也是好的。整体而言,宋国信道,金国信佛,从本身的利益来说,少林寺是佛教,不应该暗助敌国。强令之后依旧允许他们蓄养绝大多数奴隶,这种特殊政策,信奉道教的宋朝应该不会给他们吧!
如果以单一民族为国,那中国早就不是中国了,汉族本身就是个综合的概念,来源很复杂,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不管是金国人还是宋朝人,以后都是中国人,自己比这个时代那些狭隘的汉族主义者高出好几层,汉人军力强的时候可以扩边,可以统治和烧杀少数民族的人,那人家军力强的时候就不可以吗?
怎么又回到汉奸论调了。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能大民是闯进这个时代家门的最大的盗贼吧!他妈的,怎么这么复杂呵,到底应该站在哪边呀,这些宋朝人怎么就不象普能这样单纯呢?连唐庆都比他们朴实。宋朝连敌后武工队都有,现在还有了锄奸队。普能是金国的叛徒,这是肯定的了,可他算不算是少林寺的叛徒呢?他真的单纯吗?不会是装个样子忽悠吧!
不行了,太复杂,脑子乱了,晕,还是设计自己的根据地比较好,没那么多事情。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兵来将挡谁怕谁呀!将钉子投入熔炉销毁,回山顶继续设计湖山。
第二天早晨,刚进食堂,大民就发觉众人在兴高采烈地说笑,有些混乱。
看到主人之后照例躬身施礼。
自然地摆了摆手,坐在一张无人的桌子旁,厨师长贾顺急忙端来饭菜,大民问道:“发生什么事了?大家这么热闹。”
贾顺躬身道:“主人,听说您要使小人们都成将才?”
想起昨天晚上他的确说过要办一个学校,大民微笑问道:“你们愿意吗?”
旁边早就凑过来许多人,高声喊道:“愿意!太愿意了!”围在主人身边问这问那,显得十分兴奋。
见众人的学习热情十分高涨,大民感到了一些温暖,那些宋朝人毕竟是汉人,尽量留用吧!问道:“我想从昨日来这里的那群人中,挑选饱读诗书之人,来为你们讲课,怎么样?”
旁边有人问道:“主人!您给小人们讲学吗?”
大民笑道:“当然了,我要给你们讲…数学,物理,化学,可以讲好几门课呢!”
哎呀,现在还能想起那些公式什么的吗?都过去好长时间了,不会忘记吧?再说手下这么多人,还都要从基础讲呵!想了想,继续道:“可是我只有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呀,嗯,这样,我先教一个班,让他们再教给你们,然后组织考试,考得最好的人当我的助教,这可是个很重要的职务,你们要好好地学习,以后会有大用处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
众人虽然听不懂主人究竟要给他们讲授什么,但只要知道主人亲自给众人讲学就行,不由都欢呼起来。大民急忙让众人抓紧时间吃饭,他也要吃饭了。
众人议论着散去,吃完饭的人纷纷跑去换班审讯,相互传递这个亲耳听到的重大喜讯。
唉,还是湖山人民单纯朴实!
lvse(
第四十九章 . 都愿意当将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