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6章 案情分析[1/2页]

开局百万兵 草林啸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快活旅馆一楼有六间房,以大门为中间线,左三间,右三间。
      命案发生在左边最里面一间。
      此时,过道里全是警察,各个进出口都有警察把手。
      一码警亭满打满算只有十个人,不用问这些人手都是警局刑侦大队的人。
      106房。
      门口的警察一看海杰领章上的四道“v”,连忙捶胸敬礼叫一声“长官”,并推开门让海杰进去。
      门内之人听到身后动静,纷纷朝门口望了一眼。
      “海杰来了啊,快进来!”说话的是刑侦大队大队长赵成。
      “海警长。”
      “警长。”
      前一声是刑侦大队副大队长思卓安,后一声是汉盾延忠。
      “赵队,思队,延忠。”海杰唤了一声,轻步走到三人身侧,皱眉问道:“情况如何?”
      在等待回答的过程中,海杰的目光一直在打量尸体。
      死者是一个衣着普通的年轻男性,看面色,此人的生活应该不甚宽裕,处于营养不良的亚健康状态。
      但从这点上根本看不出什么,类似的人,新港一抓一大把,没有丝毫特点。
      而且死法也很“主流”,凶手连插在死者胸口上的刀都没拔,也不知道是来不及拔,还是懒得拔,反正那把刀还直挺挺的插在死者胸口处,刀刃全部插入了死者体内,只留一个刀柄暴露在空气中。
      如果没有意外,这把刀显然就是凶器无疑了。
      毕竟现实中哪有那么多高智商犯罪,杀个人还要精心策划布局,一套套一套,挑衅警方。
      至于死者没有去住性价比更高的公租房,反而选择住旅馆,这同样不稀奇。
      要么是死者来新港还没多久,搞不清楚状况。
      要么是死者想租公租房没租上——因为属于公益工程利润微薄且回报周期长,民间商人不愿负担或负担不起,只能由官方自主建设,故而修建速度一直提不上来,公租房的建设跟不上市场需求,这种情况下,想要租公租房就跟新时代的北上广汽车摇号一样,全凭运气,且一定因素交织下产生的潜规则导致某些群体“运气”特别差。
      在赵成的示意下,汉盾延忠做介绍道:
      “死者名叫布朗台,现年二十岁至二十五岁之间,是上旬刚刚抵港的越国人……”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夏国严苛的身份凭证制度和户籍制度的好处,哪怕是刚刚入境的外国人,也会被要求办理临时居留证明,等到关键时刻,警方找人是一找一个准,确定身份也是远超时代的迅速,能最大限度的保证不出现黑户和无名氏,有效帮助了警方维护治安,破除大案。
      汉盾延忠朝一个头戴警帽身披白大褂的小老头微笑示意,接着道:“经张仵作检验,死亡时间超十二小时,初步判定为昨夜亥时至子

第246章 案情分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