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章 天才郎中[2/2页]

五行郎中 呵呵蜜罐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父亲,一个优秀的木匠兼猎人。
      郎中到现在都记得得知噩耗后,母亲苍白的脸。他和母亲跟着镇上的搜救队在葫芦山里没日没夜的找,终于在第三天的晌午,看到了露在泥石外头的半截猎弓。
      那是父亲惯常用的一把猎弓,他和母亲都认得。
      于是他们就开始挖泥石,明知道希望渺茫,仍然将断弓周围三丈的泥石都挖了个遍。他们挖到了父亲的背囊和匕首,却没见到人。
      之后,郎中便开始陪母亲挖泥石,每天都来挖。他眼睁睁看着母亲一天天憔悴虚弱下去,却劝阻不了。郎中记不清和母亲到底挖了多少天,直到母亲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地。
      母亲昏睡了三天才睁开眼。在这三天里,郎中害怕极了。所以在母亲睁开眼的那一刻,他扑到母亲怀里,抱着她哭道:“娘,你还有我。我已经没有父亲了,不能再没有母亲啊……”
      郎中记得那一日,母亲抱着他哭了许久许久。等擦干眼泪后,母亲再也没有去挖泥石。她接了好多好多绣活,将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刺绣。三年后,她给郎中带足了盘缠,送他去国都科举。
      郎中心里很痛。怎么能呢?仅仅是三年的时间,便能让一个健康的人熬到油尽灯枯的境地。此刻,他非常的恨自己。一心想着科举出头,却没看到母亲隐在慈暖笑容背后的精疲力尽。
      科举入仕,光宗耀祖,有什么用呢?天才变笑话,又有什么值得黯然伤神呢?
      真想有个神医出现,将母亲医治好啊。或者,有个神仙出现,不仅有灵丹妙药,还能以力逆转时空,让一切都回到土山镇的怪事发生之前。若时空逆转,他一定不去考秀才,一定会拉住父亲不让他去葫芦山……
      子不语,怪力乱神。但绝望之下,已是顾及不到了。也许是“物极必反”,郎中在坎坷又倒霉透顶境的地下,人生终于有了那么一丝幸运。
      这天,一直给母亲看病的赵医士告诉他,镇上新开了一家药铺,据说药铺的东家来头不小,是从国都退休回来的御医。他可以去碰碰运气,兴许他母亲就有救了呢?
      ……
      郎中很激动,站在“青云丹铺”高高的三层阁楼前,深吸了口气。看这气派的门脸,比土山镇上任何一家药铺都气派。
      再看门头上高悬的牌匾——“青云丹铺”,乍一看,四个字横平竖直,中规中矩,再一看又觉有一种浑然天成的大家之气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一振。
      郎中点点头,这字真是好字!能请到这样的丹书大家来写匾,想必是真的来头不小。
      铺子里人来人往,忙而不乱。有打扮利落的伙计和善地迎上来,“小公子,是抓药还是看诊。”
      郎中抱拳一礼,“劳烦小哥,我找咱们铺子里的御医大人。”
      伙计呵呵一乐,也抱拳回礼,“小公子,咱们铺子里可没有御医大人。今日大堂坐诊的是宋行舟宋医士,对各种跌打损伤有独家法门。若看儿科、千金科可以找二楼万千重万医士。三楼的韩老医士专门研究疑难杂症。”
      郎中略略一想,“那我找三楼韩老医士。”
      韩老医士真的很老。身形枯瘦,须发皆白,脸上皱纹堆叠。但一双眼睛依然睿智明亮。
      郎中恭敬抱拳行礼,“老医士,请您出个诊。”
      ……
      韩老医士出诊了,坐着马车,带着四个伙计和徒弟万医士一起出诊了。
      青云丹铺的伙计们看着马车走远,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老医士来到土山镇有个十几日了,慕名而来的病患还不多,但每日里都会有人求上门来请出诊。遇此情况都是让徒弟宋医士或万医士代为出诊,实在不行的也是让家属抬了病号来看诊。
      今日如此兴师动众的开了头例,众人忍不住问,“这人是谁啊!这么大的脸面。”
      有个胖伙计嘿嘿一笑,“我方才听见他自报家门了,土山镇石头村郎中,他不就是我北水国古往今来数第一倒霉的‘天才笑话嘛。”
      众人恍然,哎哟!就是这位啊!可咋那么大的脸面呢?
      马车上,万千重万医士问:“师父,让您车马劳顿,弟子实在担心。其实您不必在乎他的身份,毕竟国君未点他的功名。”
      “荒谬!为师今日出诊岂是因为他的身份。”韩老医士肃容道:“为师确实老迈,出行不便,但还未到不能动弹的地步。方才家属问诊,为师判定这个病患非是前几日家属夸大的疑难之症,需我亲自去诊治。”
      说罢又教育起徒弟,“你与你师弟入我青云门时,便曾宣读过入门誓,这些年你们被国都的那些达官贵人给捧坏了,已经忘了身为医者最基本的德行。
      我医者治病,当安神定志,怎可为外物左右!此番我回乡带着你二人离开那个金银圈,就是想你们能净化身心,重新回到医道上来。”
      万千重感动又羞愧,“师父,徒弟晓得了,定会时时自省。”
      ……

第1章 天才郎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