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史蒂文森博士在轮回转世研究中的第一本书。本书初版于1966年,以后版权收归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并于1974年出了第二版。书中的二十个轮回转世案例,是他在1961年到1965年间从印度、斯里兰卡、巴西、黎巴嫩和美国的阿拉斯加收集、整理和验证过的案例的一部份。
在人类的转世中,不少人都是在走“下坡路”。许多记得自己前世的人发现他们前世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比这世高,因此便对今生的贫穷不满和抱怨,结果让前世的记忆成了自己生活中痛苦和矛盾的根源。然而本书中的印度女孩丝婉拉塔却跳出了这一悲剧的格局,让自己前世的记忆在今生的生活中起到积极、美好的作用。
丝婉拉塔三岁时记起了前世的丈夫和儿子,经过与他们见面后对方长时间的严密考查,终于确认她就是他们失去的亲人“拜雅”。虽然“拜雅”的丈夫已经再娶,但他的儿子和其它家庭成员仍然把丝婉拉塔当作“拜雅”来对待。丝婉拉塔和前世的家庭始终保持着亲密的联系,同时对今生父母的感情丝毫不减。这就使她在感情上得到双倍的给予,但也承担着双倍的付出。她今生的家境已经不错了,但她前世的家庭却非常富豪。当她在生活中所欲不遂时,便自然地回忆起前世生活中的相应片断,发现自己在前世已经得到过了,也就感到了满足。她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始终能清楚地记得前世的生活经历,但这种记忆给她带来的是更多的生活感受,而不是矛盾和痛苦。
本书中有一个案例是轮回转世中非常罕见的、具有特殊研究价值的例子,史蒂文森教授把它叫做“交换转生”(exchange carnation)。它其实就是中国正史上都有过记载的“借尸还魂”。
三岁半的印度小男孩贾斯伯死于天花,没有及时埋藏,当晚又活过来了。几天后又能讲话了,几周后竟能清楚地表达自己。但他随即声称自己不是贾斯伯,而是某村某人二十二岁的儿子,并详细描述自己死亡的经过:他从一个村到另一村的婚礼队伍中吃了一个借他钱的人给他的有毒糖果,变得头昏而从自己所坐的马车上掉了下来,头被摔破而死。并且他拒绝吃贾斯伯家的任何食物,因为他声称自己属于等级更高的婆罗门阶层。如果不是一个好心的婆罗门妇女每日为他作饭,他可能真会饿死的。后来他的故事得到了证实,前世家中的人经常带他回去玩。他在“老家”玩得很开心,不愿意回到贾斯伯家来,因为他在这里感到孤独和寂寞。
----独立调查报告
1987年,史蒂文森邀请了两位心理学家(erlendur haraldsson 与 jurgen keil)和一位人类学家(antonia ills),来对有关轮回的案例进行独立的研究。目的是确定其他人能独立否重复找到象他的这样令人信服的再生的证据。从123个案例组成的综合样本里,只有一个案例象是恶作剧或自我欺骗。80的案例,已找到了一位已故者和孩子的一些或全部陈述非常相符;20的案例是不可解的,还没有找到已故者和孩子的一些或全部陈述相符。
下文是综合调查结果。
在eh的斯里兰卡案例样本里,不可解的案例远比其它国家多,这个发现和以前的研究一致。在99个可解的案例里,51 的案例,被孩子声称是自己的人和孩子的家庭互不相识,33认识,16有关系。
下面摘三个高度符合的案例。
123例的每一例里,孩子表露了他(她)曾是另一个人的记忆。一些案例里报导:(a) 孩子有和相关已故者相符的行为特征, (b) 胎记或生理缺陷和已故者的创伤或其它标记相符, ? 憎恶和已故者的经历相符, (d) hilias, (e) 没学过就会的技能, (f) 别人都不知道的特殊的知识,对他们所鉴别的人却恰如其份。在19个案例里(由eh在斯里兰卡研究),在找到具有与孩子的陈述一致的特征的人之前,书面记录孩子的陈述。其中有四个案例后来才找到那个人。
独立调查报告
1987年,史蒂文森邀请了两位心理学家(erlendur haraldsson 与 jurgen keil)和一位人类学家(antonia ills),来对有关轮回的案例进行独立的研究。目的是确定其他人能独立否重复找到象他的这样令人信服的再生的证据。从123个案例组成的综合样本里,只有一个案例象是恶作剧或自我欺骗。80的案例,已找到了一位已故者和孩子的一些或全部陈述非常相符;20的案例是不可解的,还没有找到已故者和孩子的一些或全部陈述相符。
下文是综合调查结果。
在eh的斯里兰卡案例样本里,不可解的案例远比其它国家多,这个发现和以前的研究一致。在99个可解的案例里,51 的案例,被孩子声称是自己的人和孩子的家庭互不相识,33认识,16有关系。
----下面摘三个高度符合的案例。
123例的每一例里,孩子表露了他(她)曾是另一个人的记忆。一些案例里报导:(a) 孩子有和相关已故者相符的行为特征, (b) 胎记或生理缺陷和已故者的创伤或其它标记相符, ? 憎恶和已故者的经历相符, (d) hilias, (e) 没学过就会的技能, (f) 别人都不知道的特殊的知识,对他们所鉴别的人却恰如其份。在19个案例里(由eh在斯里兰卡研究),在找到具有与孩子的陈述一致的特征的人之前,书面记录孩子的陈述。其中有四个案例后来才找到那个人。
(jk研究的)恩金桑格(eng sungur)案例
恩金桑格1980年12月出生于土耳其海特的安塔雅医院,属于alevi 穆斯林,不象他们的邻居sunni 穆斯林,他们相信轮回是可能的。1990年,此案例由jk研究,恩金那时九岁。恩金依然记得他前世作为那夫斯塞克的重要细节,但根据他和他父母的陈述,他的“记忆”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经消失了。
恩金和他的父母住在塔拉村庄。当恩金不到两岁时,他的父母带他去访问另一个村庄的亲戚。在路上,从一个小山的高处他指着另一个村庄,邯卡吉,说:“我能看见我以前居住的村庄。” 邯卡吉离塔拉大约有4公里路程。当恩金的父母问他“你是谁的儿子?”时,恩金回答道“我是那夫斯塞克。”他告诉他们关于那夫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他死前曾去过安卡拉。恩金坚持让他的父母带他去邯卡吉,但他父母开头没有顺从他。他们从来没有听说或遇到过那夫斯塞克。
据那夫斯塞克的女儿嘎涵说,当恩金后来在塔拉村庄见到她时,恩金喊她“我的女儿”,并说“我是你的父亲”。嘎涵在塔拉上中学。那时恩金关心嘎涵,邀请她到他家,但她没有去。直到那时两个家庭从来没有过联系,他们也根本不知道彼此。
这之后,恩金的母亲带恩金到邯卡吉。他那时有两到四岁。当恩金遇到那夫斯塞克的寡妇时,他称她“我的妻子”。他至少叫出了七位其他那夫 家庭成员的名字,但因为不同的被调查者对他叫了谁的名字意见不一致,这些认识在表一里只被列为一项。恩金也指出了属于那夫 的土地;这块地并不是紧靠着那夫 家。恩金问起他(那夫)的一个儿子是否还喜欢躲藏在一个烘炉里。他认出了属于那夫 的各种衣物。恩金告诉他母亲他(那夫)用罐头盒做了一个独特的油灯。他也描述了当他儿子倒车时他被他的卡车撞了,虽然一些被调查者认为这些陈述是关于下面描述的后来发生的一次事故。以下是恩金的一些陈述以及验证
1 能看到我以前居住的村庄。 正确
2 我是那夫 。 正确
3 斯塞克。 正确
我去过安卡拉 。 正确
5 我死之前。 正确
6 称嘎涵“我的女儿”。 正确
7 我是你的父亲。 正确
8 我儿子藏在烘炉里。 正确
9称那夫的妻子“我的妻子”。 正确
10 至少称呼了其他七位家庭成员的名子。 正确
11 这是我的土地。 正确
12 我自己做的这个(罐头盒做成油灯)。 正确
13 谈到被自己的卡车撞。 正确
14 当他的儿子fikret意外地倒车倒他身上。 正确
15 认出那夫的卡车。 正确
16 认为自己是那夫儿子fikret的父亲。 正确
17 你没有保养好这辆卡车。 正确
18 认出那夫认识的出租车(dol)司机。 不知道
19 我曾向我姐姐nazire借过一次钱。 不知道
20 但是nazire拒绝了。 不知道
21 我曾向我姐姐kurciye借过一次钱(他给了她阿拉伯语的名字)。不知道
22 kurciye给了他钱。 不知道
陈述总数
正确陈述
不正确陈述 0
未查明陈述 5
lvse(
第二集 有关生命轮回的真实事例(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