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八章 守城三[2/2页]

军临天下 杜青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本就疲惫的身体,本就艰难的步伐,在这些包含了千言万语的目光中变得更加沉重。街道四处的百姓沉默着,新军士兵也沉默着走过这一段段沉默,只有一阵阵沙沙的脚步声在青石地板上回响。但满脸倦容的新军士兵们越走越坚定,越走腰越挺直。
      但于知海的腰却弯下来了。作为标准军事建筑的安北城,因为地处边境,虽然平时的防卫也不曾懈怠,但却从没有像这一段时间这样戒备深严。尤其是今天!褐勒士兵围城四面狂攻,自己这个军法处的主官也提心吊胆了一整天!惟恐褐蛮子的细作夹在避战的百姓中混进安北城,在战事紧要时忽然在城中作乱响应城外的褐蛮子。所以严令军情处的士兵协助县衙的捕快与差役监视城中各处,自己也坐在军情处等了一天不敢离开。现在虽然到了晚间,褐蛮子攻城的可能性不大,但于知海的神经却比白天绷的更紧,晚上正是城中防守力量减弱的时候。吩咐了手下士兵上街严密巡夜的他还是放不下心,弯弯腰活动了一下已经有些酸楚的身体,亲自配上刀带着士兵走到城中的各处街道上巡视。
      进城避战的百姓面并没有像于知海担心的那样表现出骚乱,但被招回议事厅商议军情的于知海仍旧觉得不安,在椅子上微皱着眉头,显得心事重重。
      议事厅中心事重重的并不只是于知海。张贵诚的面色也很沉重:“昨日之战,我军伤亡一千四百余人。今日之战,我军伤亡二千五百余人。现在全城可战之兵已经不足两万人。可按形势估计城外褐勒军不低于二十万人。而且,现在还没有收到鹰回关援军的消息。。。。”
      杨文卿待张贵诚将大致情况介绍完毕,将目光转向潘杰。潘杰站了起来:“现在城中军械、粮食、水源、药物、金汁擂木等守城器械都储备充足,足够支持一段时间。”
      韩琮提议:“统制大人,今日褐勒人的进攻甚为猛烈,夜间或许会有所懈怠,末将请今夜出城劫营。”
      刘肃也瓮声瓮气地道:“要去我刘某人今夜陪你一起去褐蛮子的帐篷中走一圈。”
      马英却一力反对:“褐勒人今日虽然攻势凶猛,但他们依然有大量养精蓄锐并未参加攻城的军队。韩军长的提议可行,但末将认为今夜不可出城夜袭。我军应继续死守城池两天,让褐勒人以为我等已经惧怕而且无力反击时,再去劫营的胜率大些。”
      韩琮闷声道:“再等两日把握固然更大,但再等两日我军能出城而战的士兵恐怕已经不多了。”
      第二军的指挥曾寒凌支持马英:“末将赞同马副指挥所言。如果这两天有援军的消息的话,再看情形而定。”
      杨文卿听完,转头望向不置一言的崔舒予。问:“崔将军有何建议?”
      兵败回城后就沉默寡言的崔舒予依旧只是冷冷地道:“没有。”
      杨文卿又转向谢连江:“谢将军,你呢”
      谢连江沉默了一阵,才道:“以前的褐勒人都是骑兵,不善于攻坚。所以尽管军力对比悬殊,我军有两万士兵坚守一段时间等待援军却是可以的。但是,末将发觉此次的褐勒军中已经有了经过训练的步兵。现在看来还谈不上精锐,可那的确是正规步兵。据末将观察,今日攻击我西城的褐勒士兵中就有万余步兵,我第六军在与他们的作战中虽然占据有利地形,可并无明显优势。目前,我军伤亡极大。”
      杨文卿点点头:“谢将军所言我也有同感。今日北门也有近万步兵参与了攻城。以前军情处的细作虽然提及过褐勒人在训练步兵方面的情况,可却始终没有具体的情报与分析传回来。秘密训练突然出现的两万余步兵,利用几年时间围猎结集军队的演练迷惑我方细作而进行长途奔袭,这些都不符合褐勒人一贯粗旷的作战风格。”,说到这,杨文卿冷冷地笑了起来:“看来我们遇到对手了。于将军!”
      于知海闻言站了起来:“末将在!”
      杨文卿道:“辛苦将军一番,明日起开始协助谭县令组织城中青壮,作为预备队。”
      “末将遵令!”
      众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才各自回营休息。杨文卿站在门口,默默地仰望着深沉似海的夜空,援军?究竟到了哪里。点点寒星没有告诉杨文卿他想知道的答案,只是眨着眼睛静静地看着他。久久地,让杨文卿觉得觉得夜空忽然开满了幽蓝的喇叭花,一点一点,一朵一朵。

第十八章 守城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