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一脸窘色的程双,谢连江等将领终于忍不住笑出声起来。笑声似乎也惊散了安北城上空的阴云。
杨文卿看着邓子华:“你叫什么名字?什么军职?”
控弦时仿佛一切皆在掌控中的那个邓子华又不见了,他一脸紧张地结巴着:“小人,小人叫邓子华,小人是士兵,没有军职。”
“邓子华。”杨文卿念了一声,又接着道:“好,本统制赏你黑蛟弓一把,纹银百两,擢升你为什长。望你以后继续杀敌立功。”
“谢统制大人。”邓子华满脸激动地高声道。
“将邓子华的封赏通报全军。凡是能奋勇杀敌的有功将士,无论是否有军职,本统制都会论功行赏!”杨文卿忽然高声大喊:“大凉!”
“武威!”一众将领与士兵齐声呼应。
峙立城外的褐勒军在短暂地安静后,又冲出来十数骑。不过这次他们远远地便举起了圆盾保护身体,跑到他们被射死的同伴身边时有几人举盾相互掩映着下马,搬起尸体搁置在旁边失去主人的战马背上退了回去。
望着逐渐退去的敌军骑兵,杨文卿冷冷的道:“褐勒军折了锐气,本又是疲惫之师,今天不会来了。召集所有指挥回营议事,其他将官加强防范,有变立即来报。”
“末将遵令!”所有将领齐声回应。杨文卿率先下墙而去,天色也渐渐近晚。
安北城的议事大厅一片沉默,杨文卿不说话,其他将领也不说话。
换过衣衫的杨文卿又变的儒雅不失威严,但眼睛里泛出嫣红的血丝,神情也露出一丝疲惫。沉默了一阵,他才开口问:“统计出伤亡没有?”
宋续站了起来:“回禀统制,今已统计出目前的伤亡数量。第四军现有一千七百三十七人,其中轻伤五百六十人,重伤四十四人。第五军现有一千五百二十三人,其中轻伤三百八十人,重伤十一人。这是暂时的数据,今晚和明天可能有掉队的士兵归来。”
杨文卿的嘴角几乎不可察觉地轻轻抽动一下,挥了挥手示意宋续落坐。
沉思了一会,杨文卿才逐字逐句地道:“此次战败,皆本统制之责,本统制自当上折请罪。目前最重要的是防卫安北。张副统制,你将情况给大家介绍下。”
张贵诚面色有些不自然,站起来看了看杨文卿,又向崔舒予瞥了眼,才缓缓道:“此战我军出动第四军、第五军共一万一千余人,于四月七日追上褐勒军。初战击溃来犯的三千褐勒军,解救被掠的帝国百姓千余。但在护送他们返回的中途,被褐勒大军突然袭击,苦战之下我等突围而出。据军情处传来的最新消息,袭击我们的褐勒军是距离安北七百里的珂塔部的褐勒军。他们在我军出发之前就已经离开珂塔奔向安北城,与此同时一直集结在褐勒各地的其他褐勒军也直奔我安北城。军情处的细作虽然得到褐勒军异动的情报,但褐勒人却冒着得罪所有商人的风险扣押了过往商行旅人,同时严密封锁通往大凉的道路。所以直到我军败退之后,军情处的情报才传达过来。据各种信息来看,褐勒人次出兵超过二十万。”
待张贵诚坐下后,杨文卿才沉声道:“种种迹象表明,褐勒人这次是有预谋地大规模入侵。据最新斥候回报,我军斥候的活动范围已经被压缩到离安北城仅仅一百里。本统制已经派人将情况呈报给兴北城守将黄其凌和贺统领及军部,在有新的命令到达前,我们十八军团的任务就是守住安北。现在,本统制令第五军”,杨文卿的语气转为冷厉。
刘肃与马英霍然起立:“末将在!”
“劳两位将军辛苦一番,立即整顿第五军,派未伤者出城警示周边村镇,令他们迁入城中,或者退回鹰回关内。但你部出城五十里地后即刻返回。如果遭遇褐勒骑军—“杨文卿犹豫了一下又坚定语气:“无论任务是否完成,都马上回城,不可念战。”
“遵令!”
“令军需处”
“末将在!”军需处的都尉潘杰起身回应。
“你等马上检查与筹备火油、檑木等守城物品,务必要保证到后源充足。”
“遵令!”
“令军法处—”
“末将在!”
“从今夜起,全城宵禁,增派巡逻小队,注意维持城内治安。”
“遵令!”
“此次褐勒人兴师动重,出兵规模之巨是近百年来首次,这必是一场大战,望各位提高警惕,卫我大凉!”杨文卿最后厉声大呼。
第十一章 惊变[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