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7章[2/2页]

浮生若梦 青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原来是一字之差哦。”
      “请问君子,瑞莲是你什么人?”
      “唉,小娘子啊,”虞孟梅抖抖水袖,唱了起来,“皆因为汴梁遭难,兵荒又马乱。家家逃生,户户逃难,因此上,我兄妹们在中途失散。”
      陈云笙接唱:“我也因汴梁遭难,兵荒又马乱。家家逃生,户户逃难,因此上,母女们在中途失散。”
      “原来是那小娘子不见了母亲。”
      “原来是那君子兄妹失散。”
      “见她啼哭我心酸。”
      “见他落泪我更凄惨。”
      “难怪她要苦恼。”
      “难怪他要心烦。”
      “有道是,愁人莫对愁人说。”
      “说起愁来愁不完。”
      唱完一段,虞孟梅接着叹道:“唉,自己妹子不见,还与人闲谈些什么?啊,小娘子,学生要赶路去了。”
      陈云笙饰演的王瑞兰是闺阁千金,从未经历兵乱,心里极是害怕,想与蒋世隆同行,又羞于出口,便趁蒋世隆弯腰整装的时候,将脚踩在他的伞上。
      “哎,这就是你的不是了,”虞孟梅整完装,作势抽了一下雨伞,却没抽出来,水袖向陈云笙轻轻一挥,“怎么踏着学生的雨伞?唉,你好不知羞哦!”
      “哎呀,君子啊,”陈云笙唱道,“在乱军之中想逃生,哪还顾得羞不羞?”
      虞孟梅点头:“小娘子说的倒也有理。但不知你踏着学生的雨伞,究竟要做什么?”
      “君子,请听啊,”陈云笙拾起地上的纸伞,一边递给虞孟梅一边婉转唱道,“君子熟读圣贤书,必然深知周公礼。恻隐之心人皆有,你何不与我同舟共济?君子若肯结伴行,今生难忘君恩义。”
      书生与小姐几经周折,终于决定结伴而行。又因路上历经风雨,同甘共苦,两人互许终身。
      这日买票的观众倒有一半是冲着这折《踏伞》而来,此时都看得津津有味。只有那个中分头男人心不在焉。戏还没演完,他就起身出去了。他向外走时,惊扰了不少周遭的观众,引得旁人一阵怒目。
      台上的虞孟梅和陈云笙丝毫没有注意到观众席上的这段插曲。
      此时戏近尾声,蒋世隆与王瑞兰正在互表衷肠。
      陈云笙看着虞孟梅唱:“你找妹妹我找娘。”
      虞孟梅唱:“但愿得母妹欢聚在一堂。”
      陈云笙羞涩转头:“他日太平干戈息。”
      虞孟梅含笑接唱:“患难夫妻永成双。”
      到了十二月,沉寂许久的虞孟梅终于开始着手新戏了。
      编剧和作曲看过《客途秋恨》的词曲之后,给出的意见和陈云笙在香港时的判断差不多。要把这段南音改编成越剧,需要不少时间。
      虞孟梅也不着急,既然这部戏暂时出不了,就先排别的戏。和陈云笙商量后,两人决定重新整理老戏《玉蜻蜓》。
      同时,她们也收到了唱片公司的邀请,要灌录一张《梁祝》的唱片。
      两人生活充实而愉快。只是内战的消息仍然时不时传来,在关注时事的人心里蒙上一层阴影。不过政治、战争这些事,陈云笙是不大懂的。仗打了这么久,她的感受也仅仅是觉得物价涨得有点太快了。
      虞孟梅虽然比陈云笙看得清局势,却不愿意让那些时好时坏的消息扰乱她平静的生活。除了提醒陈云笙小心保管她们之前换的

第47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