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贵通过传令兵不断听到中路与右路有所缴获,心中一直不是滋味。他这三天倒也不是没有经历战事,斩获首级也是不少,但黄白物却没多少缴获。
之后由于寒潮的到来,张辅命合兵一处后。薛贵发现张辅带兵很注意招降,且招降时绝不听信一人一言。待杀进部落时,通过线报弟兄们早就已经成功锁定了财物,并有专门的精锐跟踪处理财物。而且分财物与军功时,账也算得很清楚。
就这样,半个月后张辅在这营里,哦,不,是巴延蒙克帖木儿首领在这部落里逐渐变得说一不二起来。
这事说来也好笑,这三千营都是蒙古人,再加上张辅到了鄂嫩河流域后就令大家不仅得穿着蒙古服饰,还得用蒙古语言来交流。
在鄂嫩河流域一次攻破千人部落,张辅按照草原规矩处理一些事情后。这部落的女性出于草原传统向战胜者表达臣服,由于张辅在边城呆了数年,对于蒙古语他早已掌握。
所以,他不仅听懂这漂亮的鞑靼女孩的话,还用征服者的腔调接受这部落所有女性的投诚,毕竟军中光棍不少。
不久前还在手起刀落的刘才立即补充地说:“我们来自钦察汗国,这位是我们部落首领巴延蒙克帖木儿”。张辅听到这话,那一脸的征服者的狂傲并未消失。让薛贵觉得刘才说这话,应该是事先与张辅商量好的。
当然薛贵并不关心这个,他关心的是此役后张辅是决意继续北进还是南归?大漠的恶劣天气让薛贵觉得不可久留,他更希望张辅就此南归,反正战功与缴获让他今年不用愁了。
但是特大寒潮从西伯利亚吹来,就让张辅决定全营就干脆将错就错地在鄂嫩河流域这部落留下来。这让薛贵有些无语,不过他却更坚定跟他一直干下去,他知道只有这种胆大心细之人才有可能在战场中成为最后的赢家。
两天两夜的寒潮过后,太阳出来后。看到张辅命令军士伐树砍柴,要将失去头颅的敌人付之一炬,薛贵有些哑然,因为张辅之前从来没有这么干过。身为经历战场的军人,薛贵自然明白在太阳下尸首容易滋生瘟疫。但如果张辅不是准备留下来,这地方日后起瘟疫又关他们屁事?
果然,翌日张辅挑选了三千营中佼佼者三百人。给予他们每人战马三匹,百人为一队向继续向北侦察,而大军继续留在部落待命。看到此情景,薛禄终于忍不住在两个人时向张辅问道:“大人,莫非是在等什么”?
张辅点了点头,道:“没错,我是在等燕王大军到来”。说完,张辅见薛贵一脸不可思议,命道:“你再去吩咐三百军马也以百人为一对,向南查探”。薛贵应诺,快走到大帐毡门时,又听到张辅接着说:“一是为迎接燕王;二是为查探南面是否有敌情,别被人包了饺子”。
释加奴在辽东带着一万兵马来到大宁时,就见燕王已经接近整合好燕王三卫与兀良哈三卫。将释加奴带来的一万兵马带来加入燕王三卫行列后,燕王随即下令出塞。
出塞后,释加奴就不时见到五百人左右的无头尸首,他猜想着这是不是瓦剌部的杰作?但在行军第三天时,看到瓦剌部首领猛可帖木儿领着三万军马加入征伐鞑靼部后,他从一起随军的平安口中得知这些京观并非瓦剌人所为。
释加奴大喜过望地问道:“难道是鞑靼部内讧“?见平安笑而不语,释加奴正以为自己猜中的时候,平安却道:“别急,你很快就会知道这是谁干的”。
薛贵听到哨兵说有十万骑兵进入鄂嫩河流域后,连忙骑马过来查探。在看到“明”字旗与“燕”字旗后,他大喜过望地前来拜见燕王。
燕王见跪倒在地薛贵一身蒙古服饰,他不以为意地在马上问道:“你那指挥佥事呢”?开始的时候,薛贵还有些摸不着北,当他反应过来后,立即禀告地道:“张佥事得到有两千鞑靼军队在北,已集中兵力准备向他们猛烈而急速地攻击”。
燕王微微颔首,道:“想必是让你在这等候孤,你前面带路吧”。
燕王行至小山高处时,之前耳中的呐喊声、马嘶声、金属撞击的声音就更响了。他看到山下两军交战正酣,正欲下令,又听到左面的小山丘发出渐行渐近的马蹄声……
张辅见刘才带队的千人骑兵在敌军左翼后掩杀出来。杀得有些疲累的他,知道战事即将落幕。
不断发出狂笑的张辅,再又砍了一个敌军的头颅后,听到了后面震耳欲聋的万马奔腾之声,旋即他感到地面都因之颤抖起来。
张辅明白是燕王来了。
第二十二章 北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