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发现宴席中,燕王与国公似乎就隔了层什么一样。虽然酒没少饮,言辞之间却显得有些生分起来。
不过颖国公并不以此为意,依然神色不变地饮酒吃菜看歌舞。只是国公除了对燕王有所恭敬、对张辅与柳升有些另眼相待、对之前的老部下李彬有所亲热外,但对其他人国公的神色与言辞皆显冷傲。
回营的路上,天色已黑,但天空上的繁星点点却能让张辅与柳升依稀辨清回营的路。柳升见张辅一直没说话,在想着什么心事,问道:“大哥是不是在为颖国公怠慢伯父而不高兴”?
张辅叹道:“确实有些,但尊卑有别,不至于会过多的去纠结”。柳升点头认同地道:“颖国公今日除了不该怠慢伯父外,拒绝燕王的邀请好像也有些不该”。张辅嘘了口气,说:“颖国公以公事为重倒也没什么,怕就怕在颖国公之后在太原不会这般以公事为重”。
柳升是一点就透之人,朝局所发生的事情他也心中有数。柳升不由地叹道:“若是颖国公在太原比在北平显得亲热,朝中那些人肯定会借题发挥”。
柳升如此反应,张辅一点也不奇怪。先不说自己此时对他认知,在历史上柳升虽然一直有些盲目自大,但他的屁股却一直坐对了地方。张辅认为凡是屁股一直都能坐对地方之人,肯定是具备着政治智慧。
而且此刻,张辅也不觉得柳升盲目自大。或者是柳升还没成为历史中那位功成名就的柳升吧?所以张辅一直不去约束这位有着极高天赋的弟兄,反而给足了他发挥的空间。其他的事情,待他功成名,再说吧……
想得入神的张辅听见柳升咳嗽一声,才回过神来,他道:“路是自己选的,是走向长江还是走到阴沟?都是自己的事。”见柳升赞同,张辅接着说:“咱们现在要做到事情还很多,有些事引以为鉴即可。再说咱们也影响不了什么,咱们也只能影响到自己”。
柳升听此就爽朗地大笑起来。
柳升现在就喜欢与张辅说话,大概是因为柳升觉得大哥这些话能说到他心里。也许就是因为他对张辅有了这种认知,在又见到张辅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地位如何张辅都能做到客客气气的,柳升才会跟着他有样学样而在人前显得有礼有节吧?
柳升见离营地还有一段路,道:“今天这“天楼阁”老板算是倒霉了。厨子没了,他以后生意怎么做”?
张辅也不想一路无话,脸上带着一股莫名笑意地说:“天楼阁”老板才是今天赚得最大之人。你想想“天楼阁”与北平其他酒楼差的只是菜的水平吗?再想想如果“天楼阁”邀请其它酒楼的厨子,他们会拒绝吗?最后想想以燕王这种恩怨分明的性格会亏待“天楼阁”老板吗”?
柳升认真地想了想,再次大笑起来。良久,柳升面带羞涩地问道:“大哥,我一直对蓝妍念念不忘,你可有办法解决”?
张辅愣了愣,思虑了很久,道:“如果她只是蜀王的小姨子,燕王是不会在意的。但你事先一定得自己跟燕王去说”。
柳升想了很久,直到营门口,才对下马的张辅道:“我知道了,谢谢大哥”。就在张辅不以为意地笑着时,柳升又道:“特别是谢谢颖国公当时问我话,替我解围”。张辅不由地点了点头,他有些认为柳升轻傲的为人可能是历史误记了。
张玉陪着燕王回到燕王府,张玉见姚广孝在燕王府的他们,心中不由地生出羡慕。姚广孝真是将这出家人的身份利用得无所不用其极了,例如今天这种可能会被轻视的酒宴,姚广孝就再次以出家人的身份给推了。
这想法从心中冒出来,张玉就察觉到有些不妙。现在正是做事之期,自己怎么能被因受轻视而左右到情绪?再说了,身份的不同使自己受到这种待遇也没什么奇怪的,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会孜孜不倦地去追求身份?
张玉想到这,迅速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如此情况,自己若是错位而影响判断,说将会面临灭顶之灾是毫不为过的。
姚广孝见燕王脸上带有愤懑且迅速地进了书房后,又见彭城候看着自己,姚广孝道:“咱们此刻还是先走吧?待燕王消气后,明日再来”?
张玉点了点头,并与姚广孝一起走出燕王府,消失于夜幕当中。
第十三章 判断与选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