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十一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2/2页]

明初公侯 瘾与小巷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听到这,朱允炆不禁为刚才误解堂弟那些话而感到有些汗颜;而一旁的掌印太监在迅速地瞥了一眼皇上与小燕王,又看了皇太孙一眼后,又变回之前什么都没看见,什么都没听见的看似有些痴呆的模样了。
      朱元璋又瞪向皇太孙,问道:“你说,现在这个局面,该如何处理?”见朱允炆半天说不出话,朱元璋不耐烦地对朱高炽道:“他不知道怎么办,那你来说。”
      朱高炽这次很快就回道:“孙儿觉得,事已至此只能将詹徽收监了,不然皇家颜面无存。”见皇祖父见皇祖父示意他继续说,朱高炽正欲再说,却听见外面传来的响动。
      是周王世子朱有炖来了,朱元璋让自己这个孙子进来后,一脸怒容地问道:“周王府离皇爷爷并不远,你为何姗姗来迟?”
      朱有炖恭敬地回道:“启禀皇爷爷,太监宣孙儿进宫时,孙儿并不在府里。是府里宦官在外面通知孙儿的。”
      朱元璋近乎咆哮地道:“下午我让锦衣卫与你的抄件,你难道看也没看,就跑到外面去游乐?”
      朱有炖不慌不忙地回道:“抄件孙儿看了,蓝玉故意激怒太孙想必早有定计,太孙不慎上当也是因为太孙是位有血气的朱家男儿。”
      见高炽听了这话,没任何回应,朱元璋又问道:“若依你,此事该如何处理?”
      朱有炖道:“孙儿觉得皇家颜面不可失……”。
      朱元璋没等孙儿说完,就哈哈大笑起来,他道:“你们俩很好,首先想的是皇爷爷”。随之他又板着脸地道:“但皇爷爷又有些失望。”见两个孙子有些不明就里,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解释道:“因为你们将皇室颜面放在国法之上”。
      见皇爷爷如此,朱高炽与朱有炖对视了一下,朱高炽并道:“孙儿恳请皇爷爷教孙儿们该如何两全”。朱有炖见此,先是看了皇太孙一眼,但见堂兄朱高炽一脸虚心受教,只得附议地道:“孙儿有炖也恳请皇爷爷解惑”。
      朱元璋信步走了会,道:“他们现在所为是为皇爷爷百年后而准备,说他们反是不为过的。”见三个孙儿都点头且一脸佩服,朱元璋又道:“只要将他们口供编制成册,传于后世就能将一件糊涂案变成公案。”
      见朱有炖又瞥了朱允炆一样,而朱高炽一副冥思苦想,朱元璋知道这两个孙子听懂了。他又看向朱允炆,见好一会儿才懂,朱元璋又板着脸地向朱有炖问道:“你刚才在外面哪”?
      朱有炖心中一惊,但只得如实地说:“孙儿之前在听昆曲”。
      朱元璋脸色一虎,骂道:“你老子不务正业整天像一个郎中般在大明走街串巷,你此举莫非是要让咱们朱家还多一个戏曲家不成?”
      见孙儿不敢回话,朱元璋不耐烦地道:“下个月你跟高炽一起去北平,去跟你四叔学些真本事?”。
      ”再去听昆曲,绝不轻饶”朱元璋补充道。
      朱有炖见此,明白皇爷爷知道他今晚在赵姬那听戏了。
      见朱有炖应诺,朱元璋看着他三个孙儿,道:“你们回去再多想想该如何立身处世。”
      朱高炽与朱有炖走到午门。见堂弟向自己告辞,朱高炽欲言又止了下,也向自己这位聪明绝顶的堂弟抱拳告辞。
      此时起了夜风,让骑在马上的朱高炽感到一丝凉意。他抬头看了眼天空,发现云层已遮蔽先前的星空,朱高炽夹了夹马肚。马加快了速度,虽然让朱高炽更觉凉意,但速度加快却能让自己早点摆脱这凉意,更何况他还觉得之后可能会下雨。
      批完奏章,朱元璋并走出御书房,借助灯火他发现天空正在下雨。他高兴地对掌印太监道:“春雨贵如油啊!”
      接受掌印太监的恭喜后,朱元璋道:“椿儿是个厚道的孩子,现在这个时候还将他小姨子带回四川”。
      见掌印太监不敢接话,只是不断地点头,朱元璋又道:“高炽这孩子的心性倒是挺坚韧的,跟他祖母一样柔中带刚”。
      掌印太监虽然觉得徐家的遗传可能也有,但他知道只能附和皇上。因为在皇上眼里他这些子孙身上的优点都是遗传于朱家,缺点才是遗传于皇上的亲家。
      果然,朱元璋不容置疑地道:“有炖这孩子的聪慧劲倒是随了我,但冯家那种爱跟娘们瞎扯那套在他身上也有体现。”
      朱元璋叹了口气,淡淡地道:“歌女赵姬有伤风化,赐死”。

第三十一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