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一嘟噜一嘟噜。顺便把六哥院子里也都移上跟前院一样的植物。楼门口两边再各种上一本成年牡丹,六哥家是一红一紫,自家是一红一粉。再都植上一些香草。院子里本有石榴,梅贞靠着院墙附近,又种上金桂、海棠、广玉兰。全部移种完毕,梅贞跃上三楼阳台,对着两个院子施上春风化雨决,用木灵气缓缓挥过,让这些植物迅速扎下根基,海风大,根要深。植物仿佛听懂了她的话,都听命而行,享受着丝丝灵气,让生命蓬勃向上,绽蕊的绽蕊,开花的开花。
直到两点休息的人才聚到前院餐厅吃饭,院子里的变化,也没人惊讶。大的知道也会沉在心底,小的以为原本就是这样。赵老和勤务兵看着新翻的土壤,以为是梅贞指挥战士干的,都表示真不错,山海间一片小花园了。这里僻静,转过这一片山,只有这两栋小楼。再转过弯又有小楼,绕着山势与海岸,全是一栋栋各国小别墅。继续了在大连的日子,但是海滩不如大连的沙滩细,有礁石,有沙泥,但这一片是可以赶海的,每天落潮后,毛蛤特别多,海菜、海带、海蛏、扇贝、虾、小八带,什么都有。孩子们每天乐此不疲地下去收获着,梅贞也换着花样给他们加工成美食。正是酷暑,但这里,晚间坐在紫藤架下,老人孩子都是要加件长袖衣。早起赶海、晨练、打拳、学习、讲书,午后下海,晚饭后就听三个老人讲古,爹娘讲海边生活,讲打渔见闻,赵老则讲南征北战。有时引人入胜,有时惊心动魄,每每听的孩子们欲罢不能,要催了才去睡。每到周末,六哥六嫂必定要早早地跑来,他们的房间没动,两个结婚的侄子房间也没动。未婚的两个也是有假就往八大关奔,跟皮小子们挤着睡,一起赶海,一起打拳,一起闹腾着梅贞要吃要喝。也率领和尚团去市里逛街、看电影、吃零食,去栈桥走木栈道,去崂山拜太清宫。六哥还带所有人去海军疗养院餐厅吃海鲜宴,回来后,爹娘撇嘴,赵老叹了又叹,丑丑哇,这以后你让赵叔怎么活哟,这青岛海军疗养院的海鲜宴可是得过好几位老帅的赞美的,你没看有照片,有题字吗,可是比起你的海鲜宴来,差太多了。梅贞暗笑,咱有金手指呀,有灵泉加持,有神识看火候,大厨是比不了的,大仙还差不多。
到了六哥地盘,自然也得带孩子们参观军舰呀,梅贞和三老这次没去。孩子们一副标准水兵打扮,一下车人家司令员乐了,这是来一群接班人啊,亲自带着上了舰,走搭两舰间的木板时,颤悠悠,虽然两边有网,还是担心孩子们怕,想抱依依双双,俩小精豆摆手,爷爷,我们长大了自己走。回来跟梅贞说,我们矮呀,踏空了有网接着,那爷爷高啊,一不小心就把我们甩海里了。
第一四五章 避暑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