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轻轻松松种完瓜,陈不醉也回来了,俩人原本打算去找王飒签合同的,没想到一个电话打过来,没一会儿几辆大卡车开到了家门口,下来一位身材窈窕的女士和七八个汉子。
      “嗨,小陶,一周不见你怎么更年轻了?”杨女士蹦下车,甩着长长的马尾辫冲陶醇挥手打招呼,三十多岁的人,看起来和少女一样充满活力。
      杨女士就是上次过来勘测过得女设计师,英文名字叫做丽萨。至于她的本名,好像是个秘密,她压根没有想向别人介绍的意思。连她身边的工人师傅们,也都喊的丽萨姐或者丽萨妹子,陶醇也按她的要求跟着喊姐。
      陶醇迎上去,笑着说道:“还以为你们下午才能来呢,欢迎欢迎。丽萨姐,你才是越来越年轻呢,我哥和你站一起,别人肯定会以为你是妹妹!”陶醇拿一脸老成像的陈不醉作对比,逗得杨丽萨哈哈大笑。
      俩人说着闲话,陈不醉则给那几个木工师傅一人递上一盒烟,又请他们进屋里坐。木工师傅们接过烟看看,笑容都灿烂了几分,拍着胸脯说自己干活肯定会十分仔细。
      杨丽萨摆摆手:“车上一堆材料要先卸下来,我们就不坐了,直接干活去吧。”
      于是陈不醉就带着他们往南山驶去,前天已经把山路挖好了,大卡车可以直接开上山头卸货。
      陶醇在家里烧水,准备师傅们干活时喝的茶。虽然可以直接买饮水机桶装水,但是顶着烈日干体力活的人,喝点凉茶才够解暑解渴,也算是主人家的一点心意。
      这边的凉茶不是市面上卖的那种配方凉茶,而是本地特产,一种叫做“一匹(片)罐”的茶叶。茶如其名,一片叶子就可以泡一罐茶,茶水红彤彤的很是好看,热喝暖胃,凉喝爽心,清甜爽口,回味无穷,是本地人待客自饮的佳品。
      虽然家里没有这种茶树,不过记得小时候去北山上玩看到过,想必陈不醉去年夏季特意摘了叶子晒了,才储存了这一大包茶叶。
      煮完茶,陶醇连着几筒一次性纸杯一并拿过去南山,师傅们已经把各种半成品的配件卸下来了,陶醇大致可以认出来墙体、楼面、屋架、檩条,更多的部件就认不出了。
      建造木屋不像混凝土水泥房屋那么麻烦,这些半成品的原材料运到建设地点,只要打好基础,然后像搭积木一样,组合拼装起来就行了。
      陶醇放好凉茶,和忙活的众人打了个招呼,又递给陈不醉他常用的杯子,就回去忙活午饭去了。
      想着人太多,餐厅也不够,陶醇干脆把客厅那张原木桌子搬到了堂屋,这桌子是方圆两用的,只要把把拉台拉出上提,就自动组合成了圆桌。
      一个人忙活一桌菜,陶醇也是累得很,不过总算及时赶在饭点前做出来了。
      陶醇打电话叫陈不醉喊大家回来吃饭,众人回来,各自洗脸洗手围坐在圆桌旁。
      杨丽萨看到桌上的菜惊讶得不得了,连声夸赞陶醇是新世纪的好男人,好丈夫,搞得他尴尬不已。
      本来陶醇手艺就过得去,加上有灵雾蔬菜的加成,吃饭时师傅们都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杨丽萨一边念着我要减肥,一边却控制不住筷子,足足吃了三碗饭,惹得众人取笑不已。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见得土地夯平了,钢架也打好了,木板一天天往上搭,渐渐也有房屋模样了。
      在主人忙于山间厨房,无心他顾的时候,身边的一切也悄悄大变。蔷薇藤已经爬上了篱笆,孕育了几个不起眼的花苞;月季已经攀到了屋檐,开始往院坝上延伸;被遗忘了的白玉兰,快要把花盆撑破;池边的蓝花楹,已经撑起了一小片绿茵……
      五月的暖阳与春雨,让所有的生灵蓬勃生发,洋溢着着一片盎然生机。
      五月底,一群大小不一样式各异的小型木屋坐落在了南山各处。送走木屋团队,又送走水电装修工人,陶醇的荷包也算是空空如也了。
      “哥,”站在还散发着木头味道的屋子里,陶醇瘪瘪嘴露出一个可怜兮兮的表情,“我现在真是身无分文了。”
      原以为陈不醉会安慰自己,没想到他露出一副恶霸表情:“那真是太好了,来,你把卖身契签了吧,以后我就是你的主人了!”
      “(ˉ▽ ̄~)切~~”陶醇不屑的给了他一个白眼,刚刚的一点惆怅瞬间消失了,开始打量起这间面积最大的木屋来。
      说是最大,实际上也就六十来平米,这座木屋坐落在山顶,门口有楼梯旋转蜿蜒而下,直通山谷,周围树木掩映,百鸟啾啾,环境很是幽寂。
      整栋木屋都是原木的颜色,墙体里有隔热层,保温隔音效果都还不错。木屋拼装时连装修也一并弄好了,如今连接了水电,只需要放置家具电器就可以直接入住。
      陶醇四处看了看,感慨道:“早知道老家那里也建木屋就好了,一个多月过去,这边后建的都可以住人了,那里还是毛坯房。”
      陈不醉却笑道:“还好你建的是砖瓦房!”

53.第 53 章[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