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十五章 晨议交锋(上)[1/2页]

风云三国志 飞雨流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自十常侍之乱后,董卓把握机会,顺利入主洛阳,陆续收并大将军何进,车骑将军何苗等人的部众,势力渐丰,在击杀执金吾丁原之后,终于将京都兵权尽数收于麾下。而在官爵上也是先代刘弘为司空,又迁太尉,掌假节钺虎贲,最后纳李儒之策,一举废少帝而改立陈留王为帝,将大汉帝室控于掌中,迁升为相国,封?侯,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并悉数据武库甲兵,国家珍宝为己有。一时大汉朝政随其左右。
      关东诸侯联军的讨伐,让董卓在权位的颠峰尝到了成为天下共讨之敌的味道,也使其对权势有了更强烈的欲望,以西迁至长安为契机,大肆清除朝中异己,纵然是德高望重的老臣也难逃被清洗的下场,先后贬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司空荀爽等重臣为庶民,又杀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为首等数十位朝中文臣武将,又在这些要职上安插自己的亲信,将大汉名义上的朝廷军政大权集中揽于一身。
      所以眼下在长安,朝廷的廷议由原先的一日一朝该为三天一朝。而每十次廷议只有一次会有皇帝亲临,更多的是尚父董卓全权处理朝政。
      今日又逢朝廷廷议之日,群臣涌往长乐宫的主殿,那里是朝廷举行廷议的地方。桓飞已得到正式升迁的文函,所以穿着都尉的军服也有幸参与这重臣云集的重要会议。
      由于董卓强令将洛阳人丁全数迁入长安,所以朝中官员也无一缺席在众铁甲羽林一路的安全“护卫”下被请进了长安。
      此刻朝堂之上文武官员一个不缺,整整齐齐的排成两班分立左右,黑衣锦袍的武将站在左边,而红色锦袍的文官则站在右边。一队如狼似虎,全副披挂的宫中禁卫正从偏门进入殿内,他们在殿门内外布下了防卫,肃立鼎盛的军容似乎展示着汉朝精锐的威仪,只不过在群臣和桓飞看来,那雪亮的刀枪展示的更多的似乎是董卓武力的威胁。
      昨晚的司徒府晚宴上桓飞觉得去的还是很有价值的,现在他已经认出了那个长相不怒而威的尚书仆射士孙瑞、御史中丞皇甫嵩和他的侄儿皇甫郦,还有他那个令人讨厌的儿子皇甫坚寿。
      出乎意料的张温居然也在,看来吕布手的那封信还没起作用。
      伴随一串清脆的钟声,董卓在李儒和蔡邕的左右陪同下从屏风后走出,来到殿中。董卓在正中处那高高的软席上坐下,李儒与蔡邕则各自站回自己的班列。
      廷议终于开始。
      最先的政情,其实也就是陇右与凉州的民政,还有就是三辅地区的秋收情况。桓飞听了听,大致听懂了一些。由于陇右、武威等地前些时日的民乱,民间作物几乎全数毁坏导致大量的流民产生,这些

第十五章 晨议交锋(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