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章 道意之争[2/2页]

风云三国志 飞雨流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于吉不屑道。“总体说来,就是
      入世与出世之争!”
      几句话间,桓飞已经明白了原来天师道才是他所熟悉的道家。
      于吉叹了口气,“本来天师道创立,我等也无异议,百家争鸣嘛。可是,天师道为
      争道家正统之名,数次派高手约战,两派先后死伤高手无数,终结下深怨。”
      桓飞首次听闻这段道家争雄。不由细心听下去。
      “最后终不是善了之局,才有了当年太平道第一高手的吾师南华出面挑战天师张陵
      之事。”
      桓飞不由神往。“这一局究竟是谁胜了?”
      “不分胜负!”
      “不分胜负?”
      于吉点点头,“两人在泰山之巅对战三天,无论武功,道功,互在伯仲之间,最后
      是个和局。”低声一叹:“最后两人达成和议,以大江为届,各自传道,互不侵犯,
      直到其后两人继者续此未终之战。”
      看了看日渐高升,于吉似乎深深陷入了一场回忆,“二十年前,就是我替吾师续此
      未终之战!”
      “道长?!”桓飞一阵惊愕。
      “二十年前,天下已现动荡之局,所以此战对我太平道至关重要,我赶赴泰山,应
      战对手是张陵的后人张衡。”
      “终於幸不辱命,一日一夜后,我与他互对一掌后,两人都身受重伤,我硬压下伤
      势,以假想诈胜了此局,拼着养伤数年,把天师道止在西川传道,为我师弟能在北
      方太平举事提供了时机。”
      桓飞这才有些明白太平起事的主教太平道是什么。对太平道追求的天下太平不敢再
      有小视之心。虚心问道:“太平举事,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于吉点点头,道:“问的好,自桓帝驾崩,国政日乱,继位的灵帝又优柔寡断,滥
      用私人,亲信奸宦,兼之国策频频出错,面对外族再也无力压服,对内则苛政酷刑,
      迫害天下才人,先后有两次党锢之争。如此外忧内患,苛政之下,百姓民不聊生。
      太平举事只是为了救黎民于水火,灭奸邪平乱天下而已。”
      桓飞终於明白了,正要说话,就听于吉又道出了惊人之语:“其实这只是大条道理,
      太平举事真正的目的则是救民之信仰,以免日后有亡国灭种之局。”
      说着,于吉伸手一指,“就在那里!”
      桓飞顺手看去,依稀那是洛阳之西。
      “洛阳雍关之西,便是毁我黎民信仰,始我大汉之难的根源。”于吉须发皆胀,接
      着一字一顿,仿佛要把字敲入桓飞的心中。
      “若不除去,我炎黄子民终将亡国灭种!”
      三国风云起,谁知天下途!
      张陵:不认识俺么?张天师总知道吧?不知道?张道陵就是俺。
      张衡:不认识俺?张鲁他爹。
      作者笑:又是大家猜的时间,请大家猜猜洛阳之西究竟有什么?如果熟悉历史,应
      该马上知道答案。哈哈。

第七章 道意之争[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