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外的一处芳菲畔,钱青健怀中揽着静儿,静静的诉说自己这若干年来的经历,当然其间有些事物他是一笔带过的,语气缓慢而悠长。听到紧张处,女孩托着腮的皓腕不由的放下来,眼眸儿盯着他,素手攥的紧紧的。
听得他说完,静儿斜依在钱青健的怀里,手中把玩着一朵不知名的野花儿,款款的说起自己的事儿来,她是郡主,这钱青健是知道的,但别的却是不太清楚,于是望着她似花的娇颜,认真的倾听起来。
静儿是大理王爷段智盛的女儿,全名段静怡,今年一十六岁,由于段智盛只她一个女儿,所以十分怜爱她,为她请来了大理最好的女高手游白怜做她的师父,就是那个中年美妇,游白怜是大理有名的高手,擅使一套惊鸿掌,本是不愿来的,后来因喜爱她,所以留了下来,亦师亦卫。其间也提到了那凌波微步,略略提过,是从王府一处书房里翻出的,并不是什么段家之人教与她。钱青健听闻此言,有几分可惜,那段誉的那么功法不现人间有些可惜,又暗暗高兴,若是多了那么多功法,恐怕要多许多变数,还是现在这样好。至于那凌波微步,钱青健虽不是清高之人,但静儿若不是主动的教,他也不会刻意的叫她教的。
灿烂的芳菲中,两个人影相拥相忘,看那暮霭朝阳。
此地叫西城,离大理四百多里。钱青健本来想送静儿回去的,她却是不肯,从末出过门地她难得有此机会,不出去逛逛太可惜了,此番又与心爱之人在一起。钱青健转念道,女孩轻功也能自保的,也罢。想到此,就答应了她。又叫她写信一封。报个平安,并叫游白怜带去中都同仁客栈去找她,同仁客栈是洪门在中都的联络地之一。信写好后,在店里找了个伙计,给些银钱叫他送去大理了。两人这才施然上路。
踏lou而行,伴月而宿,郁郁深木里留下了他们的身姿。冉冉篝火留下静儿灿烂的娇颜,钱青健朗朗的笑声,相伴相恋,到中都之时,两人的感情更是融洽。
“静儿,那便是中都北京。”在城外一个带着淡淡绿意地山坡上,望着那庞然繁华的北京,钱青健一扬马鞭。微笑着说道。
此时地中都城极致繁华,可说是天下几都之冠,不过当一个王朝开始追求奢华时,也就注定了它的没落,金国此时正渐渐走向没落,它的北方正在崛起一个强悍的民族。用不了多久,那个民族就要站在这个城头上,战火、屠杀将渐渐向南向南……钱青健沉思道。
静儿宛转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沉思,衣披白色轻裘的她笑吟吟地道:“青健哥,这便是金国的都城么,果然很庞大,不过不似我大理的清越自然,这里就好像一个土财主的房子似的。”女孩笑意嫣然的说道,此语话不觉叫钱青健莞尔。
钱青健点点头,轻轻一笑道:“走。我们去城里看看吧!”说着一踢马肚。两人两骑进了中都。
高大的城墙,森严的守卫。长矛上地凛冽的寒光,无不诉说着王城的威仪。城门处并不设哨,钱青健两骑随着人群进了中都,一入中都,城门处那略略的拥挤荡然无存,几条阔绰的青石大道将进城来的众人分解开来。两人沿着中街缓行,此时南宋和金国已然议和,大街小巷上汉人地衣着显见,两人在街上也并不显眼。繁华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各色商铺,南来的北去的琳琅货物在这里都可以寻得,女孩天性是爱美的,爱热闹的,两人牵着马儿把这大街的各个小铺大店逛了个遍,各色用的上的,用不上地琳琅地买了几包。走走停停,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同仁客栈”。
这里的洪门弟子早就听说钱青健要来,一直在店前候着,一见钱青健两进来,连忙上前行礼。钱青健微笑点头,跟着他进了后院地雅厅。
三人转过几处花影,来到荷塘边上的一个木阁之中,三面环水,四面半月透窗,轻轻的纱蔓随风送来,晚风送来了淡淡的荷意。钱青健捧着香茗候着众弟子的到来,静儿已着伙计在后院安排了一间厢房,并找了个伶俐的丫鬟侍候着。不多时,燕赵几人过来了,见钱青健坐在厅上,忙上前行礼,钱青健微微点头,轻轻放下茶盅,含笑问道:“燕赵,你们来了几日呢?”
燕赵恭敬的回道:“回公子,已经有十日了。”
钱青健在路上照顾段静怡数日,担搁了不少日子。“哦!那王丰可来了?”钱青健淡淡一笑,问道。
“回公子,我已经派店里的伙计去赵王府去请他了。”同仁客栈的老板,也就是金国区的负责人刘海说道。此人是个精干的少年,
第一百零四回 赵王府上[1/2页]